张天锡神经外科学
作者:张天锡,赵卫国 主编
出版时间: 2014年版
内容简介
《张天锡神经外科学》为中国神经外科领域蜚声中外的著名学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张天锡的学术专著,也是作者毕生临床经验及瑞金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团队的全面总结。《张天锡神经外科学》涵盖神经外科学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以及科普知识。全书分3篇,共8章,系统地介绍了临床治疗脑病的经验、疑难病例报道、各种脑肿瘤的综合性治疗、恶性脑瘤的化学治疗、脑保护性药物的应用技巧、严重颅脑损伤的救治要领、脑水肿、脑出血、脑积水等的研究,其中特别对脑下垂腺瘤做了很深入的专题钻研,在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垂体瘤等方面有其独特性和创新性。
目录
第一篇 基础篇
第一章 神经外科发展史
第一节 古老的神经外科
第二节 神经外科发展的前提
第三节 神经外科的新纪元
先驱期
神经外科初建期(1890~1910)
神经外科成熟期(1911~1950)
第四节 神经外科手术发展史
颅骨钻孔
止血
切除术
引流术
神经外科麻醉
第五节 垂体神经外科
第六节 神经放射学的初创和发展
开端
跃进
第七节 神经外科与脑血管病
脑血管瘤(Angioma)或脑动静脉畸形(AVM)
颅内动脉瘤
第二章 神经外科基础研究
第一节 水电解质平衡
神经外科中的低血钠综合征
神经外科中的SIADH
神经外科中的高血钠综合征
第二节 昏迷的发病机制
脑损害昏迷的脑代谢障碍机制
不同部位脑损害昏迷的发病机制
第三节 脑水肿的发病机制
脑水肿的分类、发病机制及其防治
脑外伤脑水肿与脑缺血脑水肿
创伤性脑水肿的分类和防治
脑冷冻伤脑水肿时膜磷脂代谢障碍的实验研究
第四节 脑缺血的发病机制
急性脑缺血脑水肿的实验研究-Na+,K+-ATP酶活性的变化
脑缺血脑水肿的实验研究——钙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
L-NNA对兔大脑中动脉阻断后脑梗死灶范围的影响
L-精氨酸对兔脑缺血脑水肿的影响
兔脑缺血后脑细胞线粒体Ca2+、Mg2+的变化
兔局灶脑缺血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L-arginine对局灶脑缺血脑细胞凋亡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NO增加兔局灶脑缺血后缺血脑组织VEGF表达
L-NNA对兔局灶脑缺血后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N-亚硝基-L-精氨酸对兔局灶性脑缺血脑细胞线粒体钙、镁离子的影响
VEGF对缺血脑组织微血管再生作用的实验研究
兔MCAO翌局灶脑缺血模型的建立
脑缺血时钙稳态与钙泵(Ca2+,Mg2+-ATP酶)活性变化
兔脑缺血后脑微血管和突触膜Na+,K+-ATP酶活性变化
一氧化氮与脑缺血
第五节 垂体腺瘤发病机制
垂体腺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基因突变在垂体腺瘤发生中的作用
第六节 成人慢性脑积水的发病机制
第七节 脑细胞移植
兔脑缺血灶内胎兔脑干中缝核细胞的移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移植脑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
HPLC-EC法定量分析移植神经元递质含量
神经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移植的胎兔脑5-色胺、多巴胺能性神经元的作用
胎脑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前景
第八节 疼痛概论
关于疼痛的基本概念
疼痛的解剖生理学
痛觉的调制
疼痛的分子神经生物学
内脏痛、神经源性痛和心因性疼痛
……
第二篇 临床篇
第三篇 科普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