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德语文学中的文化记忆与民族价值观 冯亚琳等著 2013年版

收藏
  • 大小:197.41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阅读软件: Adobe Reader
资源简介
德语文学中的文化记忆与民族价值观
作者:冯亚琳等著
出版时间:2013年版
丛编项: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库
内容简介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库:德语文学中的文化记忆与民族价值观》共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的第一部分涉及理论构建,主要梳理从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瓦尔堡的“社会记忆”到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的谱系关联,目的在于从理论上厘清“文化记忆”和与之相关的概念;第二部分拟探讨普遍意义上的“文化记忆”与文学的关系、其交会点以及文学演示“记忆”的可能与特性;第三部分着重讨论德语文学作为“存储记忆”的数个重要方面;下编是典型个案分析,通过重读德语文学经典作家和文本,考究德语文学在文化记忆方面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
目录
绪论
上编 记忆与文学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与瓦尔堡的“社会记忆”
第二节 皮埃尔·诺拉的“记忆场”
第三节 阿莱达和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及“新记忆研究”
第二章 文学与文化记忆
第一节 文学作为“文化文本”或“集体文本”
第二节 文学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第三节 文学的记忆
第四节 文学回忆与同一性构建
第三章 德语文学作为德意志民族的“文化记忆场”
第一节 “教育”与文学的经典化
第二节 文学体裁与“德国之路”
第三节 文学作为知识体系
下编 个案分析
第一章 文学回忆对人的观照
个案一:歌德教育思想中的限定、保留与平衡
个案二:歌德《托夸多·塔索》中的文化记忆(丰卫平)
个案三:席勒《华伦斯坦》中人的历史存在状态与矛盾
第二章 回忆的继承与批判
个案一:黑塞小说《荒原狼》中的“不朽者”(杨欣)
个案二:马克斯·弗里施《能干的法贝尔》中的记忆与工具理性批判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学的“回忆工作”——以君特·格拉斯的小说为例
个案一:交际记忆与文化记忆张力场中的格拉斯小说
个案二:君特·格拉斯小说中自然作为文学回忆的符号
个案三:君特·格拉斯小说中记忆的演示
个案四:《蟹行》中祖孙三代人的记忆与媒介(张硕)
第四章 第二代人的“回忆情结”
个案一:《追忆我的父亲》中对记忆媒介和身体感知的反思(黄晓晨)
个案二:蒂姆《以我的哥哥为例》中的记忆问题(刘海婷)
个案三:施林克《朗读者》中的言说与沉默(黄晓晨)
第五章 女性文学与犹太作家的“另类回忆”
个案一:巴赫曼小说《温蒂娜走了》中的女性视角与互文记忆
个案二:耶利内克戏剧《白雪公主》和《睡美人》中的记忆形象重构(刘海婷)
个案三:海涅小说片断《巴哈拉赫的拉比》中的仪式与集体记忆(蔡焰琼)
个案四:贝克尔小说《说谎者雅克布》中的想象作为回忆
结语
国内记忆研究文献一览(选)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