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光明社科文库 慕课时代公共艺术教育“通专融合”的案例实证研究 王鹤著 2019年版

收藏
  • 大小:117.41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阅读软件: Adobe Reader
资源简介
光明社科文库 慕课时代公共艺术教育“通专融合”的案例实证研究
作者:王鹤著
出版时间:2019年版
丛编项: 光明社科文库
内容简介
  《慕课时代公共艺术教育“通专融合”的案例实证研究/光明社科文库》在对相关文献、项目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论述因名称相近在文献检索、项目申报领域产生混淆现象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运用比较研究法确定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如何通过被动规避或主动促进两者互动,也就是在慕课背景下大力推进公共艺术教育的“通专融合”来化解这一问题的思路及具体路径,从而起到促进通识教育和艺术专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目的。除去比较研究、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慕课时代公共艺术教育“通专融合”的案例实证研究/光明社科文库》在撰写中主要运用两门在线开放课程“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和“全球公共艺术设计前沿”的建设实践经验,开展实证研究。
目录
第一章 现状分析——两种“公共艺术教育”的概念混淆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作为通识教育的“公共艺术教育”
二、作为专业教育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
三、对比分析
第二节 两者重名现象的定量分析
第三节 两者重名现象的成因探究
一、时间差产生的巧合
二、教育和教学概念不明晰
三、学科与专业壁垒
第四节 两者重名现象的消极影响描述
一、影响科研文献检索及查重
二、干扰项目申报
三、影响教学效果
第五节 解决两者重名问题的相应路径探索
一、规范用名
二、进一步明晰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三、鼓励学科间交流互动
小结
第二章 路径尝试——“通专融合”的公共艺术通识课程
第一节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第二节 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内在危机
第三节 依托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建设艺术设计通识课程的可行性
第四节 公共艺术设计——最理想的艺术设计通识课程设置
第五节 公共艺术设计通识课程设置的意义
小结
第三章 案例实证1——“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课程建设
第一节 课程建设背景
第二节 课程基本概况介绍
一、以打破学科壁垒为宗旨的教学目标设定创新
二、教学内容设计创新
三、教学方法运用创新
四、双轨制的教学评价手段创新
五、通用化教材编写
第三节 “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课程框架演进及重要节点
一、课程框架演进过程追溯
二、重要节点之一——天大、南大互选课
三、重要节点之二——第十一届天津大学讲课竞赛
四、重要节点之三——第十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选拔赛
第四节 “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课程的在线建设
一、“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的在线教学资源与项目支持
二、“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上线后的教学活动组织
三、“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在线建设中的平台支持
小结
第四章 案例实证2——“全球公共艺术设计前沿”课程建设
第一节 课程建设背景
一、宏观背景
二、校内背景
第二节 课程基本概况介绍
一、课程目标
二、教学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三节 科研成果转化过程描述
一、研究成果介绍
二、科研成果转化的设想与目标
三、科研成果转化的具体步骤
四、科研成果转化中的经验教训
第四节 “全球公共艺术设计前沿”课程的在线建设
一、《天津大学在线开放课程管理办法》为课程在线建设提供的支持
二、“全球公共艺术设计前沿”制作过程
三、“全球公共艺术设计前沿”在线建设中的平台支持
小结
第五章 侧重通识——以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为教学对象
第一节 比较视野中非艺术专业艺术教育的定义与发展
一、欧洲古代专业艺术教育
二、近现代欧美专业艺术教育
三、中国专业艺术教育的发展
四、非专业艺术教育的定义与发展
第二节 以部分工程专业大学生为对象的教学实验具体创新介绍
一、教学实验背景介绍
二、基于DBAE理论的教学目标创新
三、基于类型学理论的教学内容设计创新
四、基于综合评价的教学评价手段创新
第三节 从工程类大学生的教学案例看教学实验的结果
一、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专业学生教学案例介绍
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教学案例介绍
三、自动化学院学生教学案例介绍
四、实验证明工程类专业大学生的公共艺术设计成果显著
五、实验证明部分工程专业学生更适合公共艺术设计教学
第四节 从工程类大学生的课堂反馈看教学实验的结论
一、12位工程专业同学的课堂反馈
二、由反馈可见面向工程专业学生开展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关键问题
小结
第六章 侧重专业——以艺术专业大学生为教学对象
第一节 以不同设计专业学生为对象的教学实验具体创新介绍
一、需求拉动的公共艺术教学模式探索
二、教学定位须现实明确
三、教学目标须有针对性
四、教学内容须循序渐进
五、教学手段须理论实践比例得当
第二节 以环境设计专业大学生为对象的教学需求、目标与特色
一、环境设计专业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的需求
二、环境设计专业公共艺术教学的目标
三、环境设计专业公共艺术教学的特色
第三节 以环境设计专业大学生为对象的教学优势、重点与步骤
一、环境设计专业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的优势
二、环境设计专业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的重点
三、环境设计专业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的合理步骤
四、从课堂反馈看环境设计专业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的收获
第七章 通专之间——以相关设计专业大学生为教学对象
第一节 以相关设计专业大学生为对象的教学理论基础
一、公共艺术自身的高度跨学科特性
二、设计视角在今后中国公共艺术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
三、建模及其他表现软件的普及
第二节 案例呈现的不同设计相关专业教学效果
一、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学生教学案例介绍
二、建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学生教学案例介绍
三、机械学院工业设计学生教学案例介绍
四、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实验效果
第三节 从设计相关专业学生的课堂反馈看教学成果
一、从课堂反馈看学生的收获
二、对课程与社会的长远收获
小结
第八章 “通专融合”成功关键1——加大自主科研创新力度
第一节 公共艺术专业教学需要怎样的自主科研创新
一、有针对性展开公共艺术的界定标准工作
二、吸收公共艺术建设理论时注重国情相似度
三、注重利用现有管理法规及法规执行单位优化公共艺术环境
四、注重利用现有美学理论衡量公共艺术审美质量
第二节 自主科研创新把准教学活动方向
第三节 自主科研创新创造教学内容
第四节 自主科研创新探索教学方法
第五节 慕课时代为什么格外需要自主科研创新
小结
第九章 “通专融合”的成功关键2——强化配套教材体系建设
第一节 “通专融合”的教材体系构建
一、第一阶段(2011-2014)
二、第二阶段(2014-2015)
三、第三阶段(2016-2018)
四、系列教材建设体会
五、部分教材责任编辑访谈
第二节 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编写模式创新——以《公共艺术创意设计》为例
一、编写模式创新背景介绍
二、教材编写模式创新的指导思想
三、教材编写模式创新的平台基础
四、基于自主科研成果的编写模式创新
五、基于混合单元概念的编写模式创新
六、基于现代传媒理念的编写模式创新
第三节 慕课时代的公共艺术教育教材编写——以《界缘推移》为例
一、由呈现结果转为呈现过程
二、慕课时代艺术设计教材编写体会
第四节 艺术通识课程专用教材的编写创新——以《艺术教育》丛书为例
一、通识课程专用教材开发背景
二、设定功能创新
三、不同角度的撰写思路创新
四、不同层面的编写体例创新
五、创新实践的宏观意义与微观意义
小结
第十章 “通专融合”的成功关键3——积极探索在线开放课程
第一节 中国在线课程发展现状
一、中国慕课建设成就
二、第一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第二节 关于艺术设计课程在线建设的文献研究
第三节 平台对教学内容设计的影响
一、教学内容设计改革——基本单元精炼化
二、教学内容设计改革——被平台特点塑形
三、教学内容设计预期——主讲教师对平台的希望
第四节 课堂授课效果改革——语速与信息量提升
一、语言与多媒体的配合度应当达到无缝程度
二、语速应适当加快,信息量应增加
三、做一名好演员 具有镜头感
第五节 在线课程教学实例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