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解读基础 孙绍振课堂讲演录
作者:孙绍振著
出版时间:2017年版
内容简介
《文学解读基础:孙绍振课堂讲演录》据课堂录 音修订补充。学术语言为明快生动的口语代替,智性 的深邃与幽默的谐趣水乳交融,现场师生互动的氛围 洋溢,聪明的读者不难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目睹西方前卫文学理论在文学文本解读面前“一 筹莫展”的困境,作者以其足够的文化自信,致力于 在继承批判西方古典文论、中国古代文论过程中,进 行文学的(审美、审丑、审智)价值的坚守和理论的 突围,当仁不让地提出建构中国式的文学文本解读学 的历史使命,原创性地提出真善美三维“错位”,颠 覆僵化的内容决定形式,提出形式强迫内容就范,创 造内容,从大量的实例中,深度地揭示出诗歌、小说 、散文的特殊规律和系统结构。本书提供了一系列的可操作的具体分析方法,有 效地解读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经典,以文本为 中心,将微观分析和宏观概括结合,达到了历史和逻 辑统一。就其理论性而言,作者孙绍振建构了中国流 派的文学文本解读体系;就其可读性而言,本书乃是 作者的《文学文本解读学》的普及本。
目录
前言一 直面艺术欣赏与理论为敌的反思 前言二 以作者身份参与创作过程代替读者被动接受的成规 第一单元 形象结构和真、善、美价值错位 第一讲 面对理论与审美阅读惊心动魄的经验为敌的困境 第二讲 生活、情感和形式:三要素结合在逼真的幻觉里 第三讲 细节(意象)的特点和情思的深度 第四讲 主要特征同化次要特征:单纯和丰富的统一 第五讲 真、善、美三种价值的“错位” 第二单元 创作心理:非智能与智能结构 第六讲 心理素质:多情善感深思 第七讲 观察的深度和精度 第八讲 从寻找人物的区别开始 第九讲 作家的感受力:找到自己 第十讲 感受力:把自我的特点和对象的特点结合起来 第十一讲 想象力:联想的渠道——相似、相近、相反 第十二讲 表达力:语言的常规用法和超常规用法 第十三讲 表达力:语义的颠覆和重构,有理陌生化和无理陌生化 第十四讲 表达力:从外部细节的静态铺陈到动态叙述 第十五讲 表达力:从外部效果到内心效果 第十六讲 表达力:现代叙述——电报文体和冰山风格 第十七讲 表达力:对话——心口错位 第十八讲 形式感:不同媒介,不同的优越和局限 第十九讲 形式感:艺术形式对生活和情感的规范 第二十讲 形式感:丰富的统一 第三单元 诗歌形式的规范性和开放性 第二十一讲 意象:客体的概括性和情感的独特性 第二十二讲 浪漫想象和意境:强烈感情和不强烈感情 第二十三讲 诗的感受层次:从审美到审智 第二十四讲 直接抒情和意象并列 第二十五讲 诗歌是把米酿成酒 第二十六讲 诗的想象:逻辑的变异——无理而妙 第二十七讲 主导意象和从属意象的有机整体 第二十八讲 诗歌的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 第四单元 散文的审美规范性和开放性 第二十九讲 审美和审智的调节 第三十讲 散文:情趣、理趣和流派的缺失 第三十一讲 散文:审美、审智和审丑 第三十二讲 亚审丑——幽默:以丑为美,以歪理为美 第三十三讲 审智散文:审智的感觉和过程 第五单元 小说的审美规范性和开放性 第三十四讲 人物情感的多元错位 第三十五讲 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 第三十六讲 情节:审美因果超越实用、理性因果 第三十七讲 性格:寻找情感的着迷点 第三十八讲 情节的淡化:意识流和魔幻因果 第三十九讲 环境、性格的强化和淡化 第六单元 审美规范的解构与重构 第四十讲 风格和流派:对审美规范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