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系列教材 文学欣赏与文本解读
作者: 魏天无著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文艺学系列教材:文学欣赏与文本解读》在教学体系和结构上以具体篇目讲解为中心,辅之以相关理论知识、概念术语的介绍;在具体作品的细致分析中讲授欣赏、解读的方式、方法,以激活学生潜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改变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接受状况脱节的现象,在整体设计上有意识地选择学生熟悉和喜爱的作家、诗人的若干作品进行讲授;并通过对广受学生欢迎的流行歌词及电影文本的讲解,引导学生树立开放、多元的“大文学”观念;通过设置富有特色的目,加大、增强教材的信息量和资料性,为教学尽可能地提供便利。
目录
第一讲 文学欣赏与文本解读概说(上)
一、文学欣赏与文本解读
1.文学欣赏释义
2.文学欣赏与文本解读的差异
二、文学阅读的主体:读者
三、文学阅读主体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艺术感受力
2.艺术推想力
3.生活阅历和相应的知识、文化储备
第二讲 文学欣赏与文本解读概说(下)
四、文学阅读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1.释义与辨味
2.意象与结构
3.“有我”与“无我”
4.理解与阐释
5.高雅与通俗
五、文学阅读的意义和功能
1.满足阅读者的心理需求,扩展其人生经验
2.实现文学的意义和价值的重要环节
3.有效提升阅读者的语言能力
4.阅读者将从作品中获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力?,直面生存
六、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第三讲 质朴无华的文字。隽永深长的情思:《郑风》中的情诗与《诗经》
一、干种风情,无以细说
二、一腔炽热,付与戏谑
三、赋兴之中,情景互生
第四讲 幻情奇彩中的人生悲泣:《苏小小墓》与李贺
一、本事:苏小小其人其事
二、解读:幽怨的鬼魂,动人的情愫
三、评说:在荒诞诡异中寻觅虚妄的美丽
第五讲 羁旅·登高·悲秋:《八声甘州》与柳永
一、柳永其人其词概说
二、羁旅行役之苦与人生无常之叹
三、诗人的创作个性与诗歌传统
第六讲 在一刹那间攫住永恒:《远和近》与顾城
一、“细读”法与现代诗歌解读示例
1.单纯而复杂的特殊情感
2.两种距离的背反
3.灵与肉的永恒冲突
二、“细读”的延伸和拓展:文本之外的人与事
1.关于诗人:“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2.关于本诗:童话世界与人类的天真时代
第七讲 女性诗歌中的性别意识与反讽精神:《这也是一切》与舒婷
一、不平的宣泄与女性的告白
二、女性的悲悯与人性的遐思
三、自我的超越与反讽
1.反讽的含义
2.反讽的多重性
第八讲 诗歌的理想与诗人的宿命:《重建家园》与海子
一、“重建家园”与返璞归真
1.作为词根的“家园”
2.放弃与直面
3.呈现与承担
4.诚实的大地?幽暗的本性
5.心与悟
二、“大诗”理想与“夹缝”状态
第九讲 现代人生存境遇的寓言/预言:《变形记》与卡夫卡
一、人物:孤独与陌生的存在
1.在忧郁不安中咀嚼孤独
2.在人群中感受陌生与拒斥
二、笔法:奇异的想象与冷静的写实
1.以细节支撑想象的空间
2.以想象的细节对应生活的感受
三、文体:寓言故事与预言功能
第十讲 现代小说的叙事演变:《白象似的群山》与海明威
一、“限制型”叙事视角及其运用
二、“冰山理论”及其艺术效果
1.以经验的省略调动读者参与文本的再创造
2.简洁、明快的语言艺术
三、现代社会发展与小说观念的演变
第十一讲 小说的形式之美与生活之昧:《喜宴》与王安忆
一、传统小说写作的复归
1.传统的叙事视角与讲述方式
2.传统的小说结构与写人手法
二、人物关系的搭建与乡村生活方式的凸显
三、文本结构的“圆形之美”与叙述语言的低调平和
四、由《喜宴》看王安忆的小说世界
讨论课 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
第十二讲 现代散文中的人生况味:《童言无忌》与张爱玲
一、“童言无忌”与散文的性质、特征
1.自我表达与表达自我
2.童言、真言与真我
3.“我”的回忆与双重视角
二、散文的语言与结构
1.雅俗并举的语言
2.无为而为的结构
三、苍凉的人生况味
第十三讲 流行文化与消费社会语境中的“中国风”:《青花瓷》与方文山
一、从诗与词的关系说起
1.诗与词与音乐的嬗变
2.歌词的基本特征
二、“中国风”的“仿古”与后现代的拼贴
1.“仿古”之韵味
2.拼贴之游戏
三、被消费的“中国风”
第十四讲 文学视野中的电影艺术:电影欣赏概说
一、电影欣?与文学欣赏的关系
二、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1.综合性
2.影像性
3.科技性
4.娱乐与通俗性
三、全球化语境中的电影产业及其影响
第十五讲 喜剧、悲剧与浪漫精神:《功夫》与周星驰
一、喜剧与悲剧:施动与受动
二、悲剧与喜剧:“无意义”与“有意义”
1.“悲剧四要素”说
2.“无”与“有”
三、喜剧:“妙?”与“有意的闹剧”
1.喜剧语言:“无厘头”还是“妙语”
2.艺术效果:“无意的闹剧”还是“有意的闹剧”
四、喜剧中的浪漫灵魂
1.自由的创造
2.强烈的情感
第十六讲 现实、真实与虚构:《三峡好人》与贾樟柯
一、现实·模仿·真实
1.现实与模仿
2.现实与真实
二、“虚构的真实”
三、多样的、“迷人”的现实
1.当下的、变动的现实
2.底层的、边缘人的现实
3.变异的、怪诞的现实:“超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