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文学批评 马晓虹 著 2019年版

收藏
  • 大小:81.15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阅读软件: Adobe Reader
资源简介
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文学批评
作者: 马晓虹 著
出版时间: 2019年版
内容简介
  明代前期理学思想渗透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之中,成为一种普遍的意识观念、思维模式。正德、嘉靖年间是明代社会转变的一大枢纽,王阳明创立了心学思想体系。心学以“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核心命题,肯定并弘扬了人的主体精神。心学的出现,是明代文学思想由“师古”向“师心”转变的标志。从明代中期以后,文学批评呈现出重个体、重个性的特征,一批文论家从童心、性灵、情真等视角展开文学批评,体现出迥异于前代的风格;随着小说、戏曲等俗文学创作的繁荣,传统诗文和小说、戏曲批评呈现异常活跃态势:心学的大面积传播也深刻地影响了文学审美的内涵和文学批评的话语样式。
  《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文学批评》综合考察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文学批评的关系,研究哲学思潮如何作用和反作用于文学批评,以及在这种作用下明代文学批评的内质和表现特征的变化。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王阳明及心学概说
第一节 王阳明其人
第二节 心学的基本命题
第三节 心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章 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文学观
第一节 泰州学派与晚明文学
第二节 阳明心学与唐顺之的文学观
第三节 阳明心学与徐渭的文学观
第四节 阳明心学与李贽的文学观
第五节 阳明心学与汤显祖的文学观
第六节 阳明心学与袁宏道的文学观

第三章 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诸体文学批评
第一节 心学背景下诸体文学批评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 诗歌理论批评
第三节 散文理论批评
第四节 小说理论批评
第五节 戏曲理论批评

第四章 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审美理论批评
第一节 理欲冲突中审美观念的变革
第二节 心学背景下审美特征的内涵
第三节 感性视角下审美范畴的确立

第五章 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文论话语
第一节 明中后期文论的话语特征
第二节 明中后期文论话语的表层范畴
第三节 明中后期文论话语的深层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