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1 感官媒介与认知方式的转变
作者:中国当代艺术研究丛书编委会编著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摄影进入中国——观看之道、唯美倾向及其“物性”之辨析摘要本文认为,讨论摄影,其实是讨论其所涉及的观看之道。摄影本身是机器之眼,但所代表的却是一种肉眼的观看。正因为如此,讨论摄影进入中国就成为一个问题,用以检视背后所呈现的东西方的文化冲突,以及中国的独特回应。在这里,以郎静山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式的回应很有代表性,其反摄影、反观看和反西方的高度一致,说明摄影并不是、而且现在也不会是单纯的存在。作为一种社会化视觉现象,对其研究,就必然从审美分析而转身文化批判。 杨小彦,1957年生。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创意媒体设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客座教授,硕士导师。从“被砍头者”到“现代主体”的浮现——新时期以来的电影实践与影像策略摘要 本文以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电影为例来讨论影像实践与主体位置的嬗变。在启蒙/现代化的视野中,中国电影的叙述主体从人民再次变成“五四”时代的被砍头者,这种前现代的主体在20 世纪90 年代呈现为一种他者眼中的中国女人,直到新世纪以来,这种前现代主体开始转型为一种现代主体。这些主体想象分别对应着第五代的电影实验、20 世纪90 年代的商业片以及新世纪开启的国产大片等不同的影像策略。在这种重新浮现的被砍头者故事里,不仅渗透着20世纪50 - 70 年代作为抵抗者的主体想象,而且也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有关。张慧瑜,1980 年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博士。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电影史和文化研究。著有《视觉现代性》《影像书写》《墓碑与记忆》 《打开锈住的记忆》《当代中国的文化想象与社会重构》等。
目录
007 出版说明 008 编辑导语 专题论文 014 杨小彦 摄影进入中国 ——观看之道、唯美倾向及其“物性”之辨析 030 张慧瑜 从“被砍头者”到“现代主体”的浮现 ——新时期以来的电影实践与影像策略 048 王东杰 中国近代文化的“声音转向”与知识革命 当代档案 082 费大为 “新刻度小组”钩沉 150 你的失败就是你的成功——费大为访王鲁炎 展览研究 162 岳鸿飞 亚洲的后网络:一种全球艺术的网络及路径 海外回译 206 安雅兰、沈揆一 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主义艺术 ——《现代中国艺术》第四章 234 章锐 评《现代中国艺术》 问题现场 244 视觉、技术与认知——龚剑、石青、鲁明军三人谈 288 思想与艺术——鲁明军笔访汪民安 292 鲁明军 制像术、艺术史与绘画 307 征稿启事 308 撰稿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