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丛书 当代西方美学主潮
作者:王岳川 著
出版时间:2019年版
丛编项: 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丛书
内容简介
《当代西方美学主潮/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丛书》集中展示20世纪后半叶西方美学研究中影响深远的六个主要流派,旨在为深入了解当代西方美学主潮提供一个独到的视域。《当代西方美学主潮/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丛书》力求以中国美学研究者的眼光重新审理20世纪西方美学中重要的理论现象,分析其优劣,发现其内在的美学精神,为创立中国当代美学流派做一些基础清理性的工作。
目录
序言
第一编 解释学接受美学
第一章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
第一节 理解与审美解释
第二节 走向解释学美学
第三节 审美理解与艺术真理
第四节 艺术作品审美结构
第二章 利科尔的解释学文本理论
第一节 现象学美学景观
第二节 解释学美学理论
第三节 隐喻与象征之美
第三章 赫希的审美解释有效性
第一节 意义与意味
第二节 意义理论
第三节 理论特征与审美反思
第四章 解释学美学话语
第一节 哈贝马斯的批判解释学
第二节 德里达与伽达默尔
第三节 罗蒂的新解释学
第五章 接受美学与审美经验论
第一节 重写文学史与读者中心论
第二节 对否定性美学的超越
第三节 恢复审美经验的中心地位
第四节 走向文学交往理论
第五节 意义多元的召唤性结构
第二编 解构主义美学
第六章 解构美学与巴特的零度写作
第一节 零度——白色写作理论
第二节 结构主义符号学
第三节 可读性文本与可写性文本
第四节 作者之死亡与文本的欢欣
第七章 福柯的权力话语与谱系美学
第一节 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
第二节 权力与文学批评
第三节 文化监视系统与权力空间化
第八章 德里达解构美学与意义改写
第一节 瓦解在场的解构方略
第二节 为了文本而放逐历史
第三节 解构理论的问题与评价
第三编 后现代主义美学
第九章 后现代美学与文化消解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景观
第二节 重振现代性与谬误推理
第三节 后现代文化美学逻辑
第十章 后现代审美与诗学特征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审美特征透视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诗学理论
第三节 后现代大众传媒理论
第四节 话语膨胀与表征危机
第五节 语言游戏与文学转型
第六节 写作困境与意义误读
第四编 后殖民主义美学
第十一章 后殖民主义语境
第一节 后殖民主义的发展
第二节 葛兰西的理论
第三节 法农的思想
第十二章 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美学
第一节 东方主义的政治镜像
第二节 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
第十三章 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理论
第一节 “臣属”的文化身份
第二节 妇女话语与女性命名
第十四章 霍米·巴巴与莫汉蒂的文化视界
第一节 文化定位与文化殖民
第二节 女权主义与后殖民话语
第十五章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第一节 文明冲突的实质是宗教冲突
第二节 西方与非西方对立
第三节 本土化与全球化
第十六章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第三世界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研究
第三节 后现代文化逻辑
第四节 后殖民与第三世界文似
第十七章 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
第一节 文化帝国主义
第二节 现代文化命运
第五编 文化研究与美学
第十八章 文化研究与边缘美学
第一节 “文化研究”的命名和理论向度
第二节 布迪厄文化研究的当代拓展
第三节 场域理论与文化习性
第四节 文化资本与象征资本
第五节 身体视域与诗性精神
第六节 文化颓败与文化重建
第十九章 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话语
第一节 现代性问题与“完美的罪行
第二节 消费社会中的日常生活精神颓败
第三节 商品拜物教中的人文审美生态危机
第四节 白色社会中的大众传媒镜像
第五节 博德里亚文化理论的意义与局限
第六编 生态文学与生态美学
第二十章 生态文化的发端及其现实针对彬
第一节 现代性文化断根和消费主义症候
第二节 人类自然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
第三节 生态理论的发生与发展
第二十一章 生态文学的特征与价值取向
第一节 打破人类中心主义话语
第二节 梭罗和华兹华斯的生态学探索
第三节 生态批评和生态美学的发展
第四节 生态批评几个美学特征
第二十二章 深生态学的理论张力与价值
第一节 深生态学的发展
第二节 深生态学的现实语境
第三节 生态批评对当代美学的意义
第四节 生态文化的启示与精神价值整体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