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大系 16 顾颉刚学术文化随笔

收藏
  • 大小:5.51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阅读软件: Adobe Reader
资源简介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大系 16 顾颉刚学术文化随笔
作者:顾颉刚著
出版时间:1998
丛编项: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大系 第二辑
内容简介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史学家,“古史辨”学派的创建人。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历任厦门、中山、燕京、北京、云南、齐鲁、中央、复旦、兰州等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主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历史组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等职。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一级研究员。生平著述极富,主要有《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原名《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妙峰山》、《顾颉刚古史论文集》、《顾颉刚读书笔记》等。
目录
总序/王岳川
第一编 史学篇
编中国历史之中心问题
蕃姓与汉姓
统一之要求、口号与实现
中国古代历史的总趋势
三个三、五
三皇五帝
尧传说中之都城(平阳、晋阳济阴中山)
陶唐
晋、齐楚越之舜迹

战国人已疑禹不称帝
禹、夔、鲧
高山族之蛇图腾
禹诞
鲧殛而禹兴
《兼爱》中言禹治水
共工

三代异制
泰山与夷、夏之争
夏东向发展,故与夷人多关系
夏都均在河南,山西之为大夏当在夏亡后
夏地之所以广
大夏
西夏即大夏,为汤灭夏后所建之国
大夏与睹货逻
夏族起源与发展
甲骨文中之王亥
殷人自西徂东
商承夏祖,周承商祖
盘庚自奄迁殷恐与东夷有关
殷、周年历无法确定
成周与王城
“诸夏”与“蛮、夷、戎、狄”
夷、蛮、戎、狄与东南、西北
周族东渐
戎地化为周邑
赤狄与白狄之疆界
七国所得之异族血统
海滨文化与大陆文化
鸟夷以鸟为图腾
鸟夷
飞廉神禽与鸟夷
秦墓与周墓
龙凤
申为西方大国
西方传说由戎人之迁而东移
春秋形势
诸夏集团
春秋时代重要之会盟及战争
七国广袤
战国时强国干涉弱国内政
齐、鲁立国精神
齐、鲁妇女道德之异
孟尝君品质
范睢个性
第一次外戚之祸
赵贵妇人;周爱老人;秦爱小儿
贱老与烝报
秦人无嫡庶之别
封建与井田之矛盾
时代潮流与改革
天子建诸侯之观念,在秦、汉间绝难打破
秦、汉间所谓“王天下”还是封诸侯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不能并立
昭君嫁呼韩邪正值汉强匈弱之际
冒顿所并国
“滇越”是缅甸或暹罗
(地理沿革小史》提要
地理沿革之资料
战国人地理知识
商品流通与地理知识
汉舆地图著外国地
司马迁在庐山所见之九江
九州
鬼方与九州
春秋时郡制之酝酿
郡与县
“郡”字义
集权制与分权制
郡之始义及其发展
河济间记载旷绝之故
栈道有四
六大在五官上
卜、祝之由尊而贱
夏祝、商祝周祝
社祀
古诸侯有守山川与守社稷二类
搜以治兵,非为祭山
冬季狩猎
顺承王记秋操事
春秋为用人葬与用俑葬之交替期
今、古文家说“九族”
馀子中能出才士
封建社会中之长子与馀子
馀子
“大师’二义
耄年亦可称小子
瞽、瞍、矇之别
伯、仲季皆仅一人而叔数无限
家谱
陡氏宗谱
顾氏
毁古与考古
古人日用器物当作考定
关于山东博物馆之商讨
新出土文物与文献之结合
第二编 典籍篇
经与礼
当时记载与事后记载
引《诗》、(书)易混
《易》与《诗》状物均自下而上
删《诗》说之非
旧有者为小,新起者为大
有声无词之乐调
起兴之与下文不相关者
采野生植物非必妇女事
《尚书》可分三组
朱熹分《尚书》文字为两派
《尚书》中几篇大文字
韵文体之《尚书》
<尧典>三本子
<禹贡>不以江分界
地理脱离数术形法自<禹贡>始
<吕刑>疑是楚王刑书
《春秋》与《左传》
《春秋》之褒贬
《左传》中有必不可编年之文
《左传》中之楚国文学
季札观乐一篇作于战国后期
《三坟》、《九丘》
《国语》与《左传》
<晋语>中杂入战国时语
《纪年》始夏与始黄帝,
《山海经》赖《汲冢书》而传
《韩非·十过》与《楚辞》
西汉三言诗与《楚辞》
《史记》、《汉书》取舍之异
邵晋涵论《史记》、《史记》评价
《史记》尊王
史载评语
邹阳书中故事多失传
史迁用六国史料未尽
史迁缺作列传人物
现代《史记》工作;泷川资言简史
古编年史三种
《史记》中之戏剧性故事
<周本纪>之缺点及其改作方法
李陵得名之故
<季布栾布传赞>与<报任少卿书>
《律书》必是兵书
第三编 学术篇
三次辨伪运动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
疑古思想之由来
疑古思想由于封建势力之下降而产生
科学思维与宗教神话之联系;向新的知识领域探索
之不易
《古史辨》与史料学
战国时四大事
创造古史为适应环境
战国共术之古史
五胡托中国古帝
万章疑古史
齐国为故事发源地
汉人整齐故事手腕
崔述对故事之取舍态度
神与鬼
古人口中之虚数
武乙、纣、宋康王相同之故事
齐太公故事
赵谶
息夫人故事
《文昭关》与《武昭关》
孔子遇难;子路与张飞、李逵
望梅止渴与青梅煮酒两故事
山海关孟姜女庙/279
捣练诗与送寒衣故事
李师师、李香君殉国?
钟馗故事
安源煤矿工人运动中之神话
《天方夜谈》与中国故事
研究中国古史必由经学入手
经学史
经学清理工作
《四库全书》造成之学风
清代迄今之治学目的
今人与前人读书之不同
近三百年学术可分四阶段
清代校勘学分二级
义理、考证词章三学
学案
刘、庄、徐遗著
清代扬州学派
王、段、俞三家著作之高下
近代治古典之数巨子
清代学术的历史背景
近百年学人无记载
《刘申叔遗书》卷帙之富
记崔适先生
钱玄同先生
曾运乾及其他
钱海岳传略
零碎资料与系统知识
浪口村随笔序
林下清言序
第四编 文化篇
战国时顺时势与逆时势之学派
孔、孟论王、霸之异
孔子与儒教、儒教与道教
孔庙从祀为各时代学术思想之反映
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之年代
法、道两家论尚贤之弊
吕思勉论齐学
邹衍与礼家之推的方式
纵横家保存战国及汉初史料
黄老学派在赵齐燕之发展
和与同
性不能判善恶
淫、杀牵涉道学
才子与举子
信命运之故
中国天文学不发达之故
中世纪思想
中国宗教
重鬼神而轻现实
现代风水说
东汉人言父母自感情欲
汉人处家之伪
礼制和感情的矛盾
功过格
六艺
经与文不可隔绝
诗补史缺
对于文学作品之附会
纬书与经学
史书之缺失与修改
桐城派评点
《古今图书集成》之版本
《清实录》
黄奭辑逸书
王灏刻《畿辅丛书》
上海白云观《道藏》
清末至日本访书者
书价论斤
与冯沅君讨论古书用韵
战国韵文
文言改为白话
口语与文言
成语难解
方言中之颠倒成文及一名敬鄙之异
中国语非单音节
“朝”不必指晨
玩弄文字之扁额
尺牍书“左空”
《千百年眼》
《古文观止》
《三国演义》、《水浒传》之政治背景
《批本随园诗话》之作者
分类本《聊斋志异》
冯梦龙著述
湖南巫师
孟涂为夏大巫所居曰大巫山;听巴人讼
巫相
《庄子》中之巫
《楚辞》中之巫
医家之秘密作风与自由思想
巫医兼施
明代科场关节,为普通事
京官不能自给,常从外官乞贷,自唐至清末皆然
清崇文门监督一职,日可得贿二万元,其收入供宫延脂

歙商迁苏、杭
杭商胡雪岩
吴中三名妓
杭州之汴京化
太监与庙宇
记历史博物馆所见
“天涯海角”与苏东坡
湛江湖光岩李纲题字
苏州城河,
利屣与缠足
中关村名义
地名之变与迁
牛马多畜牝
十二生肖无鹿
第五编 艺术篇
全本戏与折子戏
宋代说平话时不止一人
明杂剧
民国的小戏
近代剧种之优劣
豫剧向陕、甘发展
茂腔戏,湘剧
平民文学与贵族文学之斗争
王夫之鄙视民间文艺
江颖年论美术
故宫绘画馆所见
变文名义
书法通画理
何绍基与杨翰
杨惠之塑像及其保存
古代之舞
智化寺京音乐
园林
顾颉刚年谱简编
跋:为创建中国现代史学奠立第一块基石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