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彩中国书法艺术史
出版时间:2003
丛编项: 全彩艺术史系列
内容简介
与绘画相比较,中国书法的“色彩”是单调的。绘画要描摹形态与色彩各异的社会和自然事物,自然需要赤橙黄绿、青蓝褐紫。而文字只是一种符号,人们创造并使用文字,用不同的符号记录语言,并不追求视觉的五彩缤纷。尽管如此,中国历代书迹给人的视觉感受仍然是丰富的:不必说那浅褐色的龟甲兽骨,暗绿色的青铜古器,土黄色的竹简木牍,灰白色的缣帛绢素,淡黄色的写经麻纸,黝黑色的硬黄名帖,青黑色的碑碣墓志;也不必说那一件件纸书名迹上钤满了一方方大小不一、方圆各异的暗红色鉴藏印章;就是那碑石和刻帖文字的拓片,它的黑白分明又何尝不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大量中国古代的书迹色调是暗淡而沉重的,但正是这刀刻笔写的凝重而古雅的各种书迹,记录着华夏历史的陵谷沧桑,显示着中国文化的灿烂辉煌。中国书法这种具有强烈视觉美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和“艺术”样式,给我们以辽远的历史感和浓重的沧桑感。中国书法史,是富有智慧的中国人创造汉字并使用汉字的历史;是中国人在书写实践中不断改造和变革字体形态,不断使用新的书写工具和材料,不断授受、传承和改进、提高书写技艺,不断书写出新的汉字篇章的历史;是在书写过程中追求文字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完美结合的历史。“中国书法艺术史”是把“中国书法”当作一种艺术,从审美和艺术学的角度对其所进行的历时性考察,是对汉字书迹美的巡览与叙说。中国文字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甲骨文出现之前的很长一段历史中,华夏民族已经开始创造并使用文字,只是因为年代久远,未能留下较多可以确认的字迹。本书从汉字发展已进入较为成熟阶段的甲骨文时代谈起,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3000多年的历史中,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由古文字到今文字的演变,经历了由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递嬗,及章草、今草的创造与使用过程。其间甲金简帛、石刻纸书字迹相继出现,异彩纷呈,风格多样;从事各种职业、具有各种身份的“书家”各显书艺,各领风骚。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宗教、教育、社会风习以及各种艺术的发展都对“书法”的发展产生或隐或显、或强或弱、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大背景是“中国书法”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与土壤;各种文化形态之间的交互影响构成了中国书法发展的机制和动力;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从根本上决定着汉字字迹的形态及其变化;汉字书写强大而多方面的实用功能、独特的审美价值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当然,对“中国书法史”作全面深入的理论探讨是一个沉重的课题,编纂本书的目的也并不在此。我们编纂此书,是想以较为轻松的方式对作为一门艺术的中国书法的发展大要作一平面叙述,对历代流传下来的有代表性的书迹进行简明扼要的赏析,并将那些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而未被湮没的汉字名迹原貌给予“全彩”的展示,以使读者能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与赏心悦目的观览中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有一大概的了解。本书的可读性与观赏性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全体编创人员的宝贵创意。怎样阅读本书:1、书法作品书法艺术史上的重要作品2、作品赏析分析鉴赏书法名作3、艺术史综述书法艺术发展历史线索的简略概述4、艺术风格某一时期书法的基本风格特征5、知识窗简要介绍相关知识6、主要书法家及其代表作某一时期的重要书法家与代表作7、大事记某一时期书坛重要事件和主要书法家的重要创作活动8、艺术流派活跃在本时期的主要书法流派9、艺术大师重要书法家的生平概述10、书家逸闻著名书法家的逸闻趣事
目录
前言
先秦书法
秦汉书法
秦代书法
汉代书法
魏晋南北朝书法
三国书法
两晋书法
南北朝书法
隋唐书法
隋代书法
初唐书法
中唐书法
晚唐书法
五代宋辽金书法
五代书法
北宋书法
南宋书法
辽金书法
元代书法
时代书法
明前期书法
明中期书法
明后期书法
清代书法
清前期书法
清中后期书法
清末至民国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