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导论
作者: 朱立元著
出版时间: 2004年版
内容简介
接受美学酝酿、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鼎盛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前半期,此后就渐趋衰落,但并没有消失,而是逐渐融人了近20年各种哲学、美学新思潮中。比如,70年代以后影响极大的解构主义思潮,在思路上就是从读者(接受者)角度切入的,体现了接受美学的启不;又如女权主义批评,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接受美学的成果,它从接受和效果的角度,发掘了女性文学长期被湮没的许多成果,重建了女性文学史;新近的文化理论和文化批评基本上是在后现代语境中展开的,其中有不少论及大众文化问题,仍渗透了接受美学的影响;如此等等。由此可见,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思潮、一个学派,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的巨大、深远的影响,却至今仍然存在,它所开创的文学、美学研究新思路、新方法,还远未过时。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接受美学的思想、理论渊源
第一节 理解和解释的本体论——从海德格尔到伽达默尔的阐释学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不确定域”与读者的“具体化”和“重建”——英伽登的现象学美学
第三节 文学形式与审美标准在接受中演进——从俄国形式主义到布拉格结构主义
第四节 作为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现象的文学艺术—?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学社会学
第五节 同社会接受唱反调的文学艺术——阿多诺的社会批判美学
第六节 文学接受的心理轨迹——阅读心理学种种
第七节 诉诸读者的自由想象——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
第八节 “期待视界”与“范型”理论——波普尔与库恩的科学哲学
第二章 接受美学的诞生及其发展
第一节 接受美学诞生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
第二节 生气勃勃的康士坦茨学派:尧斯和伊瑟尔
第三节 东进与西渐
第四节 美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第三章 文学本体论:对文学的存在方式的探讨
第一? 传统的文学本体论的缺陷
第二节 新的问题:文学为什么存在?怎样存在?
第三节 解答文学本体论问题的新思路
第四节 文学:三环节 交互作用的活动过程
第五节 文学:创造和接受的社会交流过程
第四章 文学作品论:本文的召唤结构
第一节 英伽登和韦勒克的文学作品结构模式
第二节 文学作品:多层次的语言结构系统
第三节 文学作品结构的召唤性
第五章 文学认识论(上):个体阅读心理学
第一节 从发生认识论谈起
第二节 阅读的“前结构”: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
第三节 语符一意象思维?从文字到意象
第四节 二级阅读:反思性的“问答逻辑”和视界交融
第六章 文学认识论(下):群体接受社会学
第七章 文学创作论:追随“潜在的读者”
第八章 文学价值论:对读者审美需求的意义和效用
第九章 文学效果论:对接受者视界的改变与影响
第十章 文学批评观:读者对作品的阐释与评判
第十一章 文学历史观:文学接受与效果的历史之链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