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诗学视域中的现代歌词研究(1900-1940年代)
作者: 傅宗洪著
出版时间: 2016年版
内容简介
《大众诗学视域中的现代歌词研究:1900-1940年代》选取清末民初的学堂乐歌、五四新文化时期的“歌谣运动”、20年代末以上海为中心兴起的都市流行歌曲以及延安时期的民歌改造运动等四个阶段,以现代歌词为线索,立体地勾勒了“大众诗学”的建构历程。
目录
引言 对象、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 现代歌词作为诗歌的身份辩难
二 本论著的研究方法
三 本论著研究的意义与思路
第一章 学堂乐歌与现代大众诗学话语的发生
第一节 学堂乐歌与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
一 发生时间与传播方式等外部因素的考察
二 文本形态的考察与辨析
三 关于现代诗歌起点的辩难
第二节 变革教育与“别求新声”:学堂乐歌的诗学助力
一 旧式教育的没落与思想先驱的变革理想
二 “别求新声于异邦”:启蒙者的成长
第三节 在音乐中寻求新型“诗性”:学堂乐歌的大众诗学特征
一 针对学生特点,教授平易歌曲
二 缓解精神疲劳,陶冶审美情感
第二章 歌谣运动与大众诗学的最初构想
第一节 “学术的”还是“文艺的”?
第二节 “搜集研究”还是“参与实践”?
第三节 精英的还是大众的?
第四节 西化的还是本土的?
第五节 文学的还是音乐的?
第三章 上海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与大众诗学的空间开创
第一节 都市的崛起与民间抒情话语重构的可能
一 公共空间的开创与市民阶层的形成
二 现代大众传媒技术的引入与普及
第二节 上海流行歌曲的大众诗学特征
一 话语方式: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二 情感向度:从高蹈的精神之舞到庸常人生的咏叹
第三节 上海流行歌曲与大众诗学的空间重构
一 美学范式:“乡土民间”与“西洋格调”的糅合
二 文本写作:从“声音语”出发的话语展开
第四章 延安“歌唱”与大众诗学的嬗变
第一节 延安与“歌咏”:战争背景下大众诗学的新型探索
第二节 “现代性”与“中国化”:一个世纪难题的阶段性求解
一 党性文化、阶级文化、工农兵文化与民间文化
二 延安知识分子:从“传统型”向“有机型”的转变
第三节 激活乡土民间:革命话语实践与抒情话语方式的转向
一 民歌的征用
二 抒情话语的置换
第四节 艰难的聚生:延安“歌唱”的大众诗学阐释
一 永远的民间
二 坚守歌唱与“声音诗学”
三 双向逆反:革命意识形态笼罩下大众诗学的建构逻辑
第五章 离开“现场”后的思考
第一节 现代大众诗学的建构原则
一 作为抒情文本的歌词与政治、社会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原则
二 抒情文本的“文学性”与“音乐性”的空间共建原则
三 文本生成的“生产性”原则
四 现代大众传媒技术与抒情话语的“口传性”原则
第二节 历史诗学与体裁诗学:反思中的期待
一 历史诗学建构中的观念重构
二 体裁诗学建构中的“雅”“俗”二分
第三节 本论著研究的基本特色
一 对既有白话文学史与历史诗学的质疑
二 现代大众诗学的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