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电影业发展报告 2006-2016
作者: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编 吴冠平主编
出版时间:2018年版
内容简介
《北京市电影业发展报告(2006-2016)》创意于2013年岁末。彼时,作为北京市首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一的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刚刚完成第三期的建设任务,正谋划在下一个三年的建设周期中,如何让基地的学术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北京市电影业的发展。在时任北京市哲社办副主任李建平先生、哲社办科研基地工作处副处长刘军先生两位领导的支持下,我们提出从2014年开始,基地每年编纂一本《北京市电影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这个大胆的建议获得了时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基地首席专家张会军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基地负责人王鸿海教授的高度肯定。2014年1月20日,在前门建国饭店召开了首次《北京市电影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3)》的专家论证会。与会的有李建平主任,还有时任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赵志勇先生和时任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电影处处长王健先生。北京哲社办领导、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的领导,以及来自电影界的专家教授都对《北京市电影业发展报告(2006-2016)》的编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北京市电影业发展报告(2006-2016)》的编撰将会为北京市电影业发展的动态研究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一手资料。同时,也为北京市政府实施有效的产业服务提供决策参考,对改进电影行业管理.提升北京文化形象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才发现这个想法多么大胆!一方面北京市年度电影业各方面的资料疏于系统汇集,整理难度非常之大。另一方面,致力关注和研究北京市电影业的学者也奇缺,书稿编纂工作的推进非常缓慢。期间,北京哲社办领导和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电影处的领导不断给我们鼓劲加油,尽可能为我们提供所需的帮助。北京哲社办还为研究报告的出版给予了经费的支持。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改革基地管理方式,由科研处负责统筹管理学院的基地建设。原由电影学系代为管理的“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转由科研信息化处管理。管理方式的调整拖延了研究报告的编纂进度,但也让我们有时间进一步思考《北京市电影业发展报告(2006-2016)》的价值所在。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从“十一五”开局之年的2006年到“十二五”收官之年,这十年正是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十年,被业界称为“黄金十年”。假如把视野放宽到对“黄金十年”北京电影业发展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全面地总结和回顾北京电影业所取得的成就,也可为“十三五”北京电影业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而且编纂这样一本地方志性质的“黄金十年”研究报告,国内尚属首次,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从研究角度来说,长时段地观察与思考所得出的想法与判断更加理性、更加客观。我们思路的调整得到了北京哲社办领导的认同。2016年,我们开始启动《北京市电影业发展报告(2006-2016)》的编纂工作。
目录
绪论
章 北京市电影制片业发展
节 创作生产概述
第二节 产业投融资概述
第三节 制片企业发展
第四节 影视基地建设
第二章 北京市电影市场发展
节 电影市场概况
第二节 电影院线发展
第三节 电影院建设发展
第三章 北京电影节展文化发展
节 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二节 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
第三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第四节 华语青年影像论坛
第五节 中国·北京数字电影论坛
第四章 北京电影学术研究发展
节 电影产业研究
第二节 电影艺术研究
第三节 电影史论研究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