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质改善理论与技术
出版时间:2011年版
丛编项: "十一五"国家规划重点图书
内容简介
《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质改善理论与技术》共9章,从流域整体性角度,分析流域水资源保护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和创新理念;科学地规划流域水系总体布局和与水资源保护的协同方案,提出污染物减量、污染源系统截留净化和区域综合控制的技术途径;在分析河流动力特性的基础上,制定了河流水利与生态功能复合的生态修复和水质改善的工程技术方案;研发给出了河流生态修复和水质改善工程的技术措施和设计要求;分析研究了跨区域或跨流域调水引流工程的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集成分析和开发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的信息系统,形成完整的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质改善的理论体系和工程技术系统。所有这些研究成果,都将为我国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质改善理论与技术》可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水利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也可供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质改善、流域水系规划、生态修复、生态水利建设的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学习参考。本书由王超、侯俊等编写。
目录
前言
1 流域概述
1.1 流域定义及分级体系
1.2 流域水循环与物质输移过程
1.3 流域水系形成和演化过程
1.4 我国流域特征分析
1.5 我国流域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情势
1.6 我国流域水资源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分析
1.7 流域水资源保护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
参考文献
2 流域水系与水资源保护协同规划
2.1 流域水系与水资源保护协同规划的重要性
2.2 流域水系与水资源保护协同规划的原则
2.3 流域水系与水资源保护协同规划的要求、内容和步骤
2.4 流域水系分类分级体系及功能定位
2.5 流域水系格局分析与规划
2.6 流域水系、防洪除涝与生态健康协同规划
2.7 流域水资源生态配置与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规划
2.8 流域水系与水质安全保障协同规划
2.9 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工程规划
参考文献
3 流域污染源综合治理和系统截留控制技术
3.1 概述
3.2 流域污染源类型与源头控制途径
3.3 流域点污染源治理新技术及其进展
3.4 城镇污水厂达标尾水深度处理、输导净化和潜没排放技术
3.5 不同水文尺度条件下面污染源发生过程分析
3.6 农业面源污染减量化技术
3.7 农田灌排沟渠系统面源污染物生态拦截技术
3.8 农村降雨径流面污染源生态拦截技术
3.9 农村坑塘湿地系统面源污染物截留净化技术
3.10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资源化
3.11 农村有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3.12 养殖业污水处理和控制技术
3.13 区域污染控制前置库截留净化技术
3.14 流域农村面污染源组合控制系统
3.15 流域农村区与城市区协同控污
参考文献
4 流域河流动力特性与综合整治
4.1 概述
4.2 流域河流类型及特性
4.3 河流水文及水动力特性分析
4.4 河流地貌形成过程分析
4.5 河床演变过程及稳定性
4.6 河流水生植物和动物群落
4.7 河道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
4.8 流域不同尺度河流水体中污染物输移过程
4.9 河流生态需水量及流速和水位调控
4.10 顺直型河段的综合整治
4.11 蜿蜒型河段的综合整治
4.12 分汊型河段的综合整治
4.13 游荡型河段的演变及整治
参考文献
5 水利与生态功能协同的流域水工程治理
5.1 流域水利和生态工程的类型和功能
5.2 流域水利工程的综合影响效应
5.3 生态修复工程对水利功能影响分析
5.4 沟渠排灌与生态化协同建设及生态型灌区构建
5.5 水利与生态功能协同的流域生态型河流系统
5.6 防洪堤坝安全稳定与生态化协同建设技术
5.7 挡洪削峰与蓄丰济枯协同的流域湖库群生态用水保障系统
5.8 水利与生态功能协同的流域闸坝调控系统
5.9 水土保持与面源截留协同的生态防护林系统
参考文献
6 流域河流生态修复技术
6.1 河流生态修复的材料及类型
6.2 河流纵横形态恢复
6.3 河道边缘界面保护与修复技术
6.4 河道滨水带和河床生态修复技术
6.5 河流景观廊道系统建设技术
6.6 实例——江苏省宜兴市大浦林庄港生态型河道构建
参考文献
7 流域河流水质改善技术
7.1 概述
7.2 河流水质改善技术选择要求
7.3 河流水质改善技术分类
7.4 物理性水质改善技术及工程设计
7.5 化学性水质改善技术
7.6 生物性水质改善技术
7.7 生物载体水质改善技术及工程设计
7.8 不同材料水质改善技术
7.9 河道内湿地系统水质改善技术
7.10 旁侧型湿地系统水质改善技术
7.11 引抽水人工湿地水质改善技术
参考文献
8 调水引流的流域水动力调控系统
8.1 概述
8.2 调水引流的国家需求和科技发展要求
8.3 调水引流的关键问题和前提条件
8.4 调水方式和水量确定
8.5 调水引流水质保障技术
8.6 调水引流河道生态修复
8.7 受水区水量增加和水体流动的环境效应
8.8 不同空间尺度调水工程
8.9 不同时空尺度调水引流的生态风险分析
8.10 实例——太湖流域调水引流
参考文献
9 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与监测管理体系
9.1 概述
9.2 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内容
9.3 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
9.4 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设计
9.5 流域水资源保护系统模拟模型的建立技术
9.6 流域水资源保护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9.7 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体系
9.8 流域水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