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籍手册>食品书籍 >要健康就要这样吃 刘全坤 主编 2011年版

要健康就要这样吃 刘全坤 主编 2011年版

收藏
  • 大小:10.17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类别:食品书籍
推荐:升级会员 无限下载,节约时间成本!
关键词:主编   就要   健康   这样   刘全坤
资源简介
要健康就要这样吃
作者: 刘全坤 主编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要健康就要这样吃》以《黄帝内经》阐述的食物结构为依据,围绕什么是合理食物结构、怎样使我们的食物结构合理、科学等问题,归纳出中国式食物结构养生方案:大众日常饮食恒用养充益助食物结构,必要时奇用君臣佐使食物结构,参用态方时食物结构;健康人恒用养充益助食物结构,参用态方时食物结构;亚健康人恒用养充益助食物结构,奇用君臣佐使食物结构;病人恒用君臣佐使食物结构,奇用君臣佐使药膳结构。科学地解答了“吃什么、怎么吃”这一饮食养生根本问题。《要健康就要这样吃》立足于防病养生,旨在为各类人群提供健康的个性化饮食方案,既具开创性理论价值,又有较强实用价值。本书由刘全坤编著。
目录
第1章 导论 一、改变不合理食物结构迫在眉睫 1.中国处于食物结构转型期及其问题 2.中国进入慢性疾病多发期及其原因 3.中国处于大众健康困惑期及其后果 4.中国处于养生概念泛滥期及其症结 5.合理食物结构是解决当前一切健康问题的关键 二、中国传统的食物结构 1.传统食物结构模型 2.传统食物结构的奇恒之用 3.传统食物结构的适用范围 4.传统食物结构的根本作用 三、中国现代的食物结构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2.《指南》、《宝塔》没有被群众广泛知晓 3.应该对《指南》、《宝塔》进行彻底改造 四、世界各国食物结构的类型 1.动物性食物为主型 2.植物性食物为主型 3.动植物性食物均衡型 五、中国式食物结构的先进性及合理性 1.民族性 2.大众性 3.科学性第2章 五谷为养 一、五谷的饮食养生学含义 1.《黄帝内经》列举的五谷 2.五谷的内涵 3.五谷的外延 4.常用五谷盘点 二、五谷为养原理 1.五谷精气是人的体能的物质本原 2.五谷精气是人的体质的物质本原 3.五谷精气是神机的依存本体 4.五谷精气的虚实决定人的健康乃至生死 三、五谷为养原理的现代科学证明 1.种子的植物生理及主要化学成分 2.人的生命活动基本方式及物质需要 3.人体的营养需要量 四、主要五谷品种的养生功能 1.禾谷类食物的养生功能 2.豆类食物的养生功能 3.植物油的养生功能 4.薯类食物的养生功能 五、五谷为养的关键在基本 1.常吃二米饭 2.常食粥 3.常吃发酵食品 4.常吃谷芽米 5.少吃油炸食品 6.足量饮水第3章 五菜为充 一、五菜的饮食养生学含义 1.《黄帝内经》列举的五菜 2.五菜的内涵 3.五菜的外延 4.常用五菜盘点 二、五菜为充原理 1.精气的营卫运动 2.营卫的升降出入方式及生长化收藏功能 3.营卫通滞影响人的健康状态 4.调理气机是饮食养生的根本任务 5.经络通是营卫通的根本标志 三、五菜为充原理的现代科学证明 1.根、茎、叶、花的植物生理 2.人体健康的物质调节 3.五谷与五菜的营养互补 4.五菜疏通壅滞的机理 四、主要五菜品种的养生功能 1.叶类蔬菜的养生功能 2.根茎类蔬菜的养生功能 3.花类蔬菜的养生功能 4.瓜茄类蔬菜的养生功能 5.藻类蔬菜的养生功能 6.茵类蔬菜的养生功能 7.蕨类蔬菜的养生功能 五、五菜为充的关键在广泛 1.高低通吃 2.各植物器官通吃 3.各品种通吃 4.开发树叶野草的蔬菜资源 5.保护蔬菜的营养 6.防止蔬菜中的植物毒素中毒第4章 五畜为益 一、五畜的饮食养生学含义 1.《黄帝内经》列举的五畜 2.五畜的内涵 3.五畜的外延 4.常用五畜盘点 二、五畜为益原理 1.嗜好食肉是人的天性 2.五畜增进精气 3.五畜加剧壅滞 三、五畜为益原理的现代科学证明 1.动物的营养方式 2.营养素密度高低是动植物营养的根本区别 3.五畜的营养功效与分解产物 四、从五畜为养到五谷为养的历史演变 1.人口密度与文明程度的正向运动 2.人口密度与动物密度的反向运动 3.黄河、长江流域成为世界文明先导区的原因 4.五谷提高了人类应对自然周期变化的能力 5.改变食肉为主的生活方式是人类发展的方向 五、主要五畜品种的养生功能 1.肉类食物的养生功能 2.水生动物的养生功能 3.蛋类食物的养生功能 4.乳类食物的养生功能 5.昆虫食物的养生功能 六、五畜为益的关键在适度 1.荤素适度 2.红白适度 3.胖瘦适度 4.不合理的素食主义 5.不食动物的有害器官第5章 五果为助 一、五果的饮食养生学含义 1.《黄帝内经》列举的五果 2.五果的内涵 3.五果的外延 4.常用五果盘点 二、五果为助原理及现代科学证明 1.草本与木本植物茎结构及种子繁殖能力的差异性 2.五果对五谷精气的辅助 3.果实的植物生理 4.五果对五莱疏通壅滞的辅助 三、主要五果品种的养生功能 1.仁果的养生功能 2.肉果的养生功能 3.浆果的养生功能 四、五果为助的关键在差异 1.零食五果 2.生食五果 3.遍尝五果 4.谷菜与五果互相不可替代第6章 五味调和 一、食物的食性 1.食物的寒、热、温、凉四性 2.食物的辛、甘、酸、苦、成五味 3.食物的阴阳属性 4.食物的升降出入 5.食物的归经 6.药食同源文化 二、人体的属性 1.人体的组织结构 2.人体的生理功能 3.人体的病理变化 三、五味调和原理 1.五味所喜、五味所走 2.五味所伤、五味所禁 3.五味所合、五味所宜 4.谨和五味、长有天命 5.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四、食物的发性 1.发物致病类型 2.发物致病原因 3.针对发物的忌口 4.发物的利用 五、常用食物原料归类 1.四性归类 2.五味归类 3.归经归类 4.药食兼用品归类 5.发物归类 六、五味调和的关键在合体 1.阴阳自和状态下的五味调和 2.阴阳调和状态下的五味调和 3.阴阳失调状态下的五味调和第7章 中国式食物结构的模型分析 一、养充益助式食物结构 1.食物结构的对象系统 2.食物结构的构成要素 3.食物结构中构成要素的组合方式 4.食物结构的功能 5.同类食物互换 二、君臣佐使式食物结构 1.君、臣、佐、使组合原则 2.凤、暑、湿、燥、寒五行制方生克法 3.奇、偶、重、大、小、缓、急七方规范 4.单行和相须、使、畏、杀、恶、反七情辩证 5.食补、食疗的常用方法及常用食物归类 6.同性食物互换 三、态方时式食物结构 1.天时 2.地利 3.人和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四、食物结构的标准化思想 1.食物多样 2.种类齐全 3.比重适当 4.食性合体第8章 中国式食物结构的运用方法 一、大众日常食物结构的恒用、奇用方法 1.恒用养充益助式食物结构 2.奇用君臣佐使式食物结构 3.以恒为本,以奇为术 4.参用态方时式食物结构 二、健康、亚健康、疾病人群的食物结构及用法 1.健康人的食物结构及用法 2.亚健康人的食物结构及用法 3.病人的食物结构及用法 三、食物结构的个性化 1.食物结构的个性化要求 2.结构微调的个性化方式 3.总量增减的个性化方式 4.互换倾向的个性化方式 5.家庭化食物结构与个人化食物结构 四、饮食生活的状态 1.常态 2.非常态 3.短暂态 4.常态、非常态、短暂态调和共处第9章 中国式食物结构的理论基础 一、中华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 1.气化论 2.阴阳论 3.五行论 二、中华生命科学的基本观点 1.整体观 2.有序观 3.稳定观 三、中华饮食养生的思想体系 1.以阴阳和平思想为理论基础 2.以五味调和思想为理论核心 3.以合理食物结构为实现方式 四、养生与中医的不同功能和特点 1.治未病就是养生,中医则是治已病 2.养生莫若知本,治病必求于本 3.上工养生,下工治病 4.养生始于健康,治病用于疾患 5.养生有恒,治病必奇 6.养生用膳以正守正,治病用药以毒为能 7.养生重态度,治病重识术 8.养生靠自己,治病靠医生第10章 中华饮食文化的精华 一、中华饮食文化类型及其关注点 1.食者类型及文人饮食 2.食品类型及宴席菜肴 3.食俗类型及日常食俗与时令食俗 4.菜系类型及京菜 二、中华饮食文化的生命力源泉 1.荒年生存的中国经验与食物资源的广杂性 2.兼收并蓄的中国胸怀与烹饪技法的兼容性 3.五味调和的中国思想与饮食滋养的科学性 4.文人参与的中国力量与饮食滋味的艺术性 三、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播 1.强势与弱势的两种传播环境 2.官方与民间的两种传播方式 3.理性与感性的两种传播倾向 4.中华饮食文化传播的经验与教训 四、将民族精华贡献给世界 1.食物结构是中华饮食文化精华的内容标志 2.中国式食物结构理论的普遍意义 3.只有民族的精华,才是世界的第11章 中华饮食习俗的创新 一、新平民饮食文化时代 1.新平民饮食文化的起点 2.新平民饮食文化的形成过程 3.新平民饮食文化的动力 二、中餐经营模式的创新思路 1.中国菜的神韵 2.合理食物结构的宴席设计 3.合理食物结构的套餐设计 4.农历饮食养生 三、工业食品的创新思路 1.主副食一体化,改造食品生产工艺 2.合理搭配食物,生产结构型食品 3.同类食物互换,调配结构食品系列 四、大众养生师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思路 1.中国历史上的宫廷食医制度 2.西方公共营养师制度在中国水土不服 3.中国特色的大众养生师制度 五、中华新饮食习俗的形成 1.弘扬中华先祖的饮食理想 2.扬弃贫困时代留下的饮食陋习 3.形成以中为常的饮食习惯与习俗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