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食品病原微生物学 [柳增善,任洪林,崔树森 主编] 2015年版

收藏
  • 大小:140.59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阅读软件: Adobe Reader
资源简介
食品病原微生物学
作者:柳增善,任洪林,崔树森 主编
出版时间: 2015年版
内容简介
  《食品病原微生物学》以全新的框架和理论系统地论述了食品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理论、新现病原和发展趋势。全书共分八章,分别对食源性微生物分类、分布,食品内外环境因素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食物传播性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感染,食物链中的各种人兽共患病病原风险,食物中毒性微生物,食物感染性病原微生物,食物感染性寄生虫,食品病原微生物检验的理论基础等内容做了系统阐述。在病原种类上,特别是新近发现的一些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病原也做了相关介绍,丰富了食品安全的系统理论。《食品病原微生物学》采用了大量图片,使读者更能直观地、形象地理解病原的形态特征,便于识别和检验鉴别。《食品病原微生物学》适合作为食品安全、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兽医公共卫生、动物医学、动植物检疫、动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保护、临床医学、医学检验、野生动物保护等相关专业研究生教材;同时也可供疾病控制中心、动物防疫检疫、动物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检验、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工作者和教师的参考。
目录
第1章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分布
1.1 食品病原性细菌的分类
1.1.1 种
1.1.2 变种
1.1.3 亚种(又称小种)
1.1.4 型
1.1.5 菌株
1.1.6 群
1.1.7 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分类法
1.1.8 遗传学分类法
1.1.9 微生物命名
1.2 食品传播性病毒的分类
1.2.1 病毒的分类规则
1.2.2 病毒的命名规则
1.2.3 病毒的命名
1.3 食品产毒性真菌的分类
1.3.1 分类的目的和依据
1.3.2 真菌分类名称和等级
1.3.3 真菌的命名
1.4 食品传播性寄生虫的分类
1.4.1 寄生虫的分类
1.4.2 寄生虫命名规则
1.5 藻类分类
1.6 食品微生物的分布
第2章 食品内外环境因素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
2.1 食品内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2.1.1 食品中的酸碱环境
2.1.2 含水量
2.1.3 氧化还原电势
2.1.4 营养成分
2.1.5 抗微生物成分
2.1.6 生物结构
2.2 食品的外在因素
2.2.1 食品的贮藏温度
2.2.2 环境的相对湿度
2.2.3 环境中的气体
2.2.4 其他微生物及其活性
第3章 食物传播性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感染
3.1 构成病原菌的毒力因素
3.1.1 细菌的侵袭力
3.1.2 内毒素
3.2 病毒感染
3.2.1 病毒对细胞的损伤作用
3.2.2 构成机体病毒感染的因素
3.2.3 病毒感染的类型和机制
3.3 构成真菌的毒力因素
3.3.1 真菌产毒的特点
3.3.2 真菌毒素的毒性作用
3.4 引起人中毒和感染的必要条件
3.5 中毒和感染的类型和结局
3.6 食品病原的流行病学
3.6.1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点
3.6.2 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因素
3.7 食品致病菌的卫生标准
3.7.1 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体系
3.7.2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
第4章 食物链中的各种人兽共患病病原风险
4.1 食品供应全球化和疾病的传播
4.1.1 疾病和食物链
4.1.2 食物链中相关疾病实例
4.2 食品供应中病原的流行病学
4.2.1 肠道感染的类型和趋势
4.2.2 食源性细菌病
4.2.3 寄生虫性食源性疾病
4.2.4 病毒性食源性感染
4.3 肉及肉品作为食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来源
4.3.1 细菌性食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
4.3.2 食源性人兽共患病毒病病原
4.3.3 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病原
4.4 肥料作为食源性病原来源
4.4.1 肥料来源的食源性疾病和传染模式
4.4.2 接触肥料引起的重要人兽共患病
4.4.3 肥料作为耐药微生物和耐药基因的来源
4.4.4 其他来自于肥料的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
4.4.5 处理肥料,减少风险
4.5 动物饲料作为食源性疾病病原和人兽共患病病原来源
4.5.1 饲料作为潜在疾病的传播者
4.5.2 饲料中的食源性病原和人兽共患病病原
4.5.3 饲料成分污染的风险
4.5.4 饲料对人产生的健康风险
4.5.5 饲料中抗生素使用
4.6 乳和鲜乳的消费作为食源性疾病病原和人兽共患病病原来源
4.6.1 鲜乳的食用价值
4.6.2 鲜乳和乳产品食源性病原流行情况
4.7 环境和食物链中抗生素残留和家畜中抗生素基因
4.8 畜牧业减少食源性病原的实践操作
4.8.1 降低动物饲料和饮水中病原数量
4.8.2 抗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4.8.3 益生菌
4.8.4 益生元
4.8.5 免疫作用
4.8.6 噬菌体
4.8.7 废物处理
4.9 有机农业对食源性疾病的影响
4.9.1 有机食品安全
4.9.2 有机植物产品风险
4.9.3 有机动物产品风险
4.10 禽流感对食物链的威胁与影响
4.10.1 禽流感致病性
4.10.2 新现禽流感病毒
第5章 食物中毒性微生物
5.1 食物中毒的概念及分类
5.1.1 食物中毒及食物中毒性细菌
5.1.2 食物中毒(性细菌)分类及特点
5.2 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
5.2.1 食物中毒现场调查
5.2.2 样品的采取和检验
5.2.3 食物中毒现场的最后处理
5.3 食物中毒性细菌
5.3.1 沙门氏菌属
5.3.2 变形杆菌属
5.3.3 致病性大肠杆菌
5.3.4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5.3.5 副溶血性弧菌
5.3.6 空肠弯曲菌
5.3.7 蜡样芽胞杆菌
5.3.8 金黄色葡萄球菌
5.3.9 肉毒梭菌
5.3.10 魏氏梭菌
5.3.11 志贺氏菌属
5.3.12 坂崎肠杆菌
5.3.13 链球菌
5.3.14 猪链球菌
5.3.15 粪链球菌
5.3.16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5.3.17 河弧菌
5.3.18 拟态弧菌
5.3.19 创伤弧菌
5.3.20 霍利斯弧菌
5.3.21 溶藻弧菌
5.3.22 嗜水气单胞菌
5.3.23 类志贺邻单胞菌
5.3.24 香港海鸥形菌
5.3.25 弓形菌
5.3.26 克雷伯氏菌
5.3.27 柠檬酸杆菌
5.3.28 爱德华氏菌
5.3.29 哈夫尼亚菌
5.4 中毒性真菌及其毒素
5.4.1 黄曲霉及黄曲霉毒素
5.4.2 赭曲霉及赭曲霉毒素
5.4.3 烟曲霉及烟曲霉毒素
5.4.4 杂色曲霉
5.4.5 寄生曲霉
5.4.6 硫色曲霉
5.4.7 棒曲霉
5.4.8 巨大曲霉
5.4.9 酱油曲霉
5.4.10 炭黑曲霉
5.4.11 佩特曲霉
5.4.12 菌核曲霉
5.4.13 孔曲霉
5.4.14 蜂蜜曲霉
5.4.15 洋葱曲霉
5.4.16 黑曲霉
5.4.17 土曲霉
5.4.18 白曲霉
5.4.19 米曲霉
5.4.20 构巢曲霉
5.4.21 焦曲霉
5.4.22 链霉菌
5.4.23 青霉菌属及相关毒素
5.4.24 黄绿青霉
5.4.25 岛青霉
5.4.26 桔青霉
5.4.27 展青霉
5.4.28 圆弧青霉
5.4.29 皱褶青霉
5.4.30 产紫青霉
5.4.31 红色青霉
5.4.32 娄地青霉
5.4.33 普通青霉
5.4.34 纯绿青霉
5.4.35 疣孢青霉
5.4.36 变幻青霉
5.4.37 镰刀菌及其毒素
5.4.38 禾谷镰刀菌
5.4.39 梨孢镰刀菌
5.4.40 拟枝孢镰刀菌
5.4.41 三线镰刀菌
5.4.42 串珠镰刀菌
5.4.43 雪腐镰刀菌
5.4.44 尖孢镰刀菌
5.4.45 茄病镰刀菌
5.4.46 木贼镰刀菌
5.4.47 镰刀菌毒素及其检测
5.4.48 麦角菌属
5.4.49 甘薯黑斑病霉
5.4.50 葡萄穗霉
5.4.51 交链孢霉
5.4.52 木霉属
5.4.53 头孢霉属
5.4.54 单端孢霉属
5.4.55 节菱孢属
5.4.56 减低真菌毒素污染食品的良好农业操作规范
5.5 食物中毒性藻类及其毒素
5.5.1 藻类及其毒素的食品卫生学意义概述
5.5.2 双鞭甲藻及其毒素
5.5.3 甲藻贝毒素
5.5.4 甲藻贝毒的综合防制
5.5.5 硅藻及其毒素
5.5.6 蓝藻及其毒素
5.6 食物中毒性毒(蘑菇)蕈
5.6.1 毒蕈(毒蘑菇)中毒概述
5.6.2 凤梨小牛肝菌
5.6.3 黄白粘盖牛肝菌
5.6.4 红网牛肝菌
5.6.5 巨孢牛肝菌
5.6.6 假根牛肝菌
5.6.7 苦粉孢牛肝菌
5.6.8 黄粉末牛肝菌
5.6.9 网孢红牛肝菌
5.6.10 臭黄菇
5.6.11 羊蜡伞
5.6.12 橙黄蜡伞
5.6.13 环纹苦乳菇
5.6.14 红褐乳菇
5.6.15 窝柄黄乳菇
5.6.16 绒白乳菇
5.6.17 毒红菇
5.6.18 疣孢扇菇
5.6.19 白霜杯伞
5.6.20 赤褶菌
5.6.21 毛柄白毒伞
5.6.22 橙红毒伞
5.6.23 块鳞青毒伞
5.6.24 毒蝇伞
5.6.25 毒伞
5.6.26 豹斑毒伞
5.6.27 朱红盖伞
5.6.28 土红粉盖伞
5.6.29 角鳞灰伞
5.6.30 纹缘毒伞
5.6.31 白毒伞
5.6.32 角鳞毒伞
5.6.33 橘黄裸伞
5.6.34 红鳞花边伞
5.6.35 大毒粘滑菇
5.6.36 簇生沿丝伞
5.6.37 亚黄色锈伞
5.6.38 钟形斑褶伞
5.6.39 紧缩斑褶伞
5.6.40 深红鬼笔
5.6.41 鹿花菌
5.6.42 胶陀螺
5.6.43 软盘菌
5.6.44 鳞柄白毒伞
5.6.45 赭鹿花菌
5.6.46 肋状皱盘菌
5.6.47 粉红丛枝菌
5.6.48 月夜菌
5.6.49 褐鳞环柄菇
5.6.50 发光脐菇
5.6.51 栎金钱菌
5.6.52 白杯伞
5.6.53 毒杯伞
5.6.54 环带杯伞
5.6.55 水银杯伞
5.6.56 豹斑口蘑
5.6.57 白棕口蘑
5.6.58 虎斑口蘑
5.6.59 赭红拟口蘑
5.6.60 黄毒蝇伞
5.6.61 小毒蝇伞
5.6.62 灰托柄菇
5.6.63 褐云斑伞
5.6.64 角鳞白伞
5.6.65 黄盖伞
5.6.66 黄环柄菇
5.6.67 肉褐鳞小伞
5.6.68 黄斑黑伞
5.6.69 双环林地菇
5.6.70 包脚黑褶伞
5.6.71 墨汁鬼伞
5.6.72 大孢花褶伞
5.6.73 暗蓝花褶伞
5.6.74 粪生花褶伞
5.6.75 粘盖花褶伞
5.6.76 大花褶伞
5.6.77 古巴光盖伞
5.6.78 毒光盖伞
5.6.79 柔锥盖伞
5.6.80 毒丝膜菌
5.6.81 细鳞丝膜菌
5.6.82 簇生黄韧伞
5.6.83 淡紫丝盖伞
5.6.84 星孢毛锈伞
5.6.85 裂丝盖伞
5.6.86 黄丝盖伞
5.6.87 肝褐丝盖伞
5.6.88 毛脚丝盖伞
5.6.89 褐丝盖伞
5.6.90 茶褐丝盖伞
5.6.91 空柄丝盖伞
5.6.92 芥味滑锈伞
5.6.93 毒滑锈伞
5.6.94 绿褐裸伞
5.6.95 秋盔孢伞
5.6.96 细条盖盔孢伞
5.6.97 条盖盔孢伞
5.6.98 纹缘盔孢伞
5.6.99 赭红粉褶菌
5.6.100 方孢粉褶菌
5.6.101 暗蓝粉褶菌
5.6.102 毒粉褶菌
5.6.103 粘盖包脚菇
5.6.104 卷边网褶菌
5.6.105 褐圆孔牛肝菌
5.6.106 褐绒盖牛肝菌
5.6.107 酒红绒盖牛肝菌
5.6.108 细网牛肝菌
5.6.109 小美牛肝菌
5.6.110 丽柄牛肝菌
5.6.111 紫红牛肝菌
5.6.112 华丽牛肝菌
5.6.113 松林小牛肝菌
5.6.114 黑褐乳菇
5.6.115 绒边乳菇
5.6.116 灰褐乳菇
5.6.117 毛头乳菇
5.6.118 潮湿乳菇
5.6.119 黄毛乳菇
5.6.120 稀褶黑菇
5.6.121 亚稀褶黑菇
5.6.122 密褶黑菇
5.6.123 小毒红菇
5.6.124 点柄臭黄菇
5.6.125 褐紫红菇
5.6.126 黄裙竹荪
5.6.127 红笼头菌
5.6.128 块鳞灰毒鹅膏菌
5.6.129 粘盖美丽小包脚菇
5.6.130 鳞皮扇菇
5.6.131 波状粘滑菇
5.6.132 耳状桩菇
5.6.133 细环柄菇
5.6.134 大青褶伞
5.6.135 细褐鳞蘑菇
5.6.136 毛头鬼伞
5.6.137 半卵形斑褶菇
5.6.138 鳞柄口蘑
5.6.139 毒粉褶菌
5.6.140 铜绿球盖菇
5.6.141 止血扇菇
5.6.142 条纹口蘑
5.6.143 五棱鬼笔
5.6.144 拟臭黄菇
5.6.145 波纹桩菇
5.6.146 多毛丝盖伞
5.6.147 粗鳞丝盖伞
5.6.148 掷丝膜菌
5.6.149 粪生光盖伞
5.6.150 紧缩花褶伞
5.6.151 粉褶白环菇
5.6.152 冠状环柄菇
5.6.153 残托斑鹅膏菌
5.6.154 锈伞
5.6.155 美丽粘草菇
5.6.156 尖顶丝膜菌
5.6.157 栗色环柄菇
5.6.158 叶状耳盘菌
5.6.159 拟灰花纹毒鹅膏
5.6.160 裂皮毒鹅膏
5.6.161 淡红毒鹅膏
5.6.162 鳞柄白毒鹅膏
5.6.163 鳞柄白鹅膏
5.6.164 铅绿褶菇
第6章 食物感染性病原微生物
6.1 霍乱弧菌
6.1.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1.2 生物学特性
6.1.3 检验和控制
6.2 炭疽杆菌
6.2.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2.2 生物学特性
6.2.3 检验和控制
6.2.4 卫生评价与处理
6.3 结核分枝杆菌
6.3.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3.2 生物学特性
6.3.3 致病性
6.3.4 检测和控制
6.3.5 卫生评价和处理
6.4 布鲁氏菌
6.4.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4.2 生物学特性
6.4.3 检验和控制
6.5 鼻疽杆菌
6.5.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5.2 生物学特性
6.5.3 致病性
6.5.4 抵抗力
6.5.5 细菌学检验
6.5.6 卫生评价与处理
6.6 土拉杆菌
6.6.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6.2 生物学特性
6.6.3 细菌学检验
6.6.4 卫生评价与处理
6.7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
6.7.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7.2 生物学特性
6.7.3 细菌学检验
6.7.4 卫生评价与处理
6.8 猪丹毒杆菌
6.8.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8.2 生物学特性
6.8.3 细菌学检验
6.8.4 卫生评价与处理
6.9 钩端螺旋体属
6.9.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9.2 生物学特性
6.9.3 检验
6.9.4 卫生评价与处理
6.10 假单胞菌属
6.10.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10.2 形态特征和培养特性
6.10.3 生化特性
6.10.4 抵抗力
6.10.5 致病性
6.10.6 细菌学检验
6.11 粪产碱杆菌
6.11.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11.2 形态特征和培养特性
6.11.3 生化特性
6.11.4 抵抗力
6.11.5 致病性
6.11.6 细菌学检验
6.12 黏质沙雷氏菌
6.12.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12.2 形态特征与培养特性
6.12.3 生化特性
6.12.4 致病性
6.12.5 抵抗力
6.12.6 细菌学检验
6.13 阴沟肠杆菌
6.13.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13.2 形态特征与培养特性
6.13.3 生化特性
6.13.4 抵抗力
6.13.5 致病性
6.13.6 细菌学检验
6.14 慢生黄分枝杆菌
6.14.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14.2 形态特征与培养特性
6.14.3 生化特性
6.14.4 致病性
6.14.5 抵抗力
6.14.6 细菌学检验
6.15 食品传播性病毒概述
6.16 诺如病毒
6.16.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16.2 主要特征
6.16.3 微生物学检测
6.16.4 预防
6.17 轮状病毒
6.17.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17.2 主要特征
6.17.3 微生物学检测
6.18 肠腺病毒
6.18.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18.2 主要特征
6.18.3 微生物学检测
6.19 嵌杯样病毒
6.19.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19.2 主要特征
6.19.3 微生物学检测
6.20 冠状病毒
6.20.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20.2 主要特征
6.20.3 微生物学检测
6.20.4 控制策略
6.21 口蹄疫病毒
6.21.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21.2 主要特征
6.21.3 检测和控制
6.22 甲型肝炎病毒
6.22.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22.2 主要特征
6.22.3 检测和控制
6.23 戊型肝炎病毒
6.23.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23.2 生物学主要特征
6.23.3 微生物学检测
6.24 脊髓灰质炎病毒
6.24.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24.2 主要特征
6.24.3 微生物学检测
6.25 柯萨奇病毒
6.25.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25.2 主要特征
6.25.3 微生物学检测
6.26 埃可病毒
6.26.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26.2 主要特征
6.26.3 检测和控制
6.27 禽流感病毒
6.27.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27.2 主要特征
6.27.3 微生物学检测
6.27.4 防疫措施
6.28 朊病毒
6.28.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28.2 主要特性
6.28.3 致病性
6.28.4 微生物学检测
6.29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6.29.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29.2 主要特征
6.29.3 检测和控制
6.30 立克次体
6.30.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30.2 主要特征
6.30.3 检测和控制
6.31 爱知病毒
6.31.1 食品卫生学意义
6.31.2 主要特征
6.31.3 检测和控制
第7章 食物感染性寄生虫
7.1 食源性寄生虫概述
7.1.1 控制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措施
7.1.2 寄生虫的生活史
7.2 溶组织内阿米巴
7.2.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2.2 生物学特性
7.2.3 致病性
7.2.4 检测和控制
7.3 迪斯帕内阿米巴
7.3.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3.2 生物学特性
7.3.3 致病性
7.3.4 检测和控制
7.4 结肠内阿米巴
7.4.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4.2 生物学特性
7.4.3 致病性
7.4.4 检测和控制
7.5 哈氏内阿米巴
7.5.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5.2 生物学特性
7.5.3 致病性
7.5.4 检测和控制
7.6 微小内蜒阿米巴
7.6.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6.2 生物学特性
7.6.3 致病性
7.6.4 检测和控制
7.7 布氏嗜碘阿米巴
7.7.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7.2 生物学特性
7.7.3 致病性
7.7.4 检测和控制
7.8 小颊犬内阿米巴
7.8.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8.2 生物学特性
7.8.3 致病性
7.8.4 检测和控制
7.9 侵袭性内阿米巴
7.9.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9.2 生物学特性
7.9.3 致病性
7.9.4 检测和控制
7.10 波列基内阿米巴
7.10.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10.2 生物学特性
7.10.3 致病性
7.10.4 检测和控制
7.11 迈氏唇鞭毛虫
7.11.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11.2 生物学特性
7.11.3 致病性
7.11.4 检测和控制
7.12 人肠滴虫
7.12.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12.2 生物学特性
7.12.3 致病性
7.12.4 检测和控制
7.13 蓝氏贾第鞭毛虫
7.13.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13.2 生物学特性
7.13.3 致病性
7.13.4 检测和控制
7.14 结肠小袋纤毛虫
7.14.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14.2 生物学特性
7.14.3 致病性
7.14.4 检测和控制
7.15 贝氏等孢球虫
7.15.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15.2 生物学特性
7.15.3 致病性
7.15.4 检测和控制
7.16 刚地弓形虫
7.16.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16.2 生物学特性
7.16.3 致病性
7.16.4 检测和控制
7.17环孢子虫
7.17.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17.2 生物学特性
7.17.3 致病性
7.17.4 检测和控制
7.18 微孢子虫
7.18.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18.2 生物学特性
7.18.3 致病性
7.18.4 检测和控制
7.19肉孢子虫
7.19.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19.2 生物学特性
7.19.3 致病性
7.19.4 检测和控制
7.20 微小隐孢子虫
7.20.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20.2 生物学特性
7.20.3 致病性
7.20.4 检测和控制
7.21 十二指肠钩虫
7.21.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21.2 生物学特性
7.21.3 致病性
7.21.4 检测和控制
7.22 异尖线虫
7.22.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22.2 生物学特性
7.22.3 致病性
7.22.4 检测和控制
7.23 广州管圆线虫
7.23.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23.2 生物学特性
7.23.3 致病性
7.23.4 检测和控制
7.24 脊形管圆线虫
7.24.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24.2 生物学特性
7.24.3 致病性
7.24.4 检测和控制
7.25 人蛔虫
7.25.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25.2 生物学特性
7.25.3 致病性
7.25.4 检测和控制
7.26 肝毛细线虫
7.26.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26.2 生物学特性
7.26.3 致病性
7.26.4 检测和控制
7.27 菲律宾毛细线虫
7.27.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27.2 生物学特性
7.27.3 致病性
7.27.4 检测和控制
7.28 对盲囊虫属
7.28.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28.2 生物学特性
7.28.3 致病性
7.28.4 检测和控制
7.29 肾膨结线虫
7.29.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29.2 生物学特性
7.29.3 致病性
7.29.4 检测和控制
7.30 麦地那龙线虫
7.30.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30.2 生物学特性
7.30.3 致病性
7.30.4 检测和控制
7.31 棘头线虫属
7.31.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31.2 生物学特性
7.31.3 致病性
7.31.4 检测和控制
7.32 蠕形住肠线虫
7.32.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32.2 生物学特性
7.32.3 致病性
7.32.4 检测和控制
7.33 颚口线虫属
7.33.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33.2 生物学特性
7.33.3 致病性
7.33.4 检测和控制
7.34 兽比翼线虫
7.34.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34.2 生物学特性
7.34.3 致病性
7.34.4 检测和控制
7.35 前盲囊线虫属
7.35.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35.2 生物学特性
7.35.3 致病性
7.35.4 检测和控制
7.36 艾氏同小杆线虫
7.36.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36.2 生物学特性
7.36.3 致病性
7.36.4 检测和控制
7.37 犬弓首蛔虫和猫弓首蛔虫
7.37.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37.2 生物学特性
7.37.3 致病性
7.37.4 检测和控制
7.38 旋毛虫
7.38.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38.2 生物学特性
7.38.3 致病性
7.38.4 检测和控制
7.39 毛首毛首线虫
7.39.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39.2 生物学特性
7.39.3 致病性
7.39.4 检测和控制
7.40 毛圆线虫
7.40.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40.2 生物学特性
7.40.3 致病性
7.40.4 检测和控制
7.41 美洲重翼吸虫
7.41.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41.2 生物学特性
7.41.3 致病性
7.41.4 检测和控制
7.42 齿形背茎吸虫
7.42.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42.2 生物学特性
7.42.3 致病性
7.42.4 检测和控制
7.43 台湾棘带吸虫
7.43.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43.2 生物学特性
7.43.3 致病性
7.43.4 检测和控制
7.44 中华分支睾吸虫
7.44.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44.2 生物学特性
7.44.3 致病性
7.44.4 检测和控制
7.45 舌隐穴吸虫
7.45.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45.2 生物学特性
7.45.3 致病性
7.45.4 检测和控制
7.46 伊族棘口吸虫
7.46.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46.2 生物学特性
7.46.3 致病性
7.46.4 检测和控制
7.47 林多恩斯棘口吸虫
7.47.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47.2 生物学特性
7.47.3 致病性
7.47.4 检测和控制
7.48 矛形双腔吸虫
7.48.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48.2 生物学特性
7.48.3 致病性
7.48.4 检测和控制
7.49 曲领棘口吸虫
7.49.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49.2 生物学特性
7.49.3 致病性
7.49.4 检测和控制
7.50 卷棘口吸虫
7.50.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50.2 生物学特性
7.50.3 致病性
7.50.4 检测和控制
7.51 胰阔盘吸虫
7.51.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51.2 生物学特性
7.51.3 致病性
7.51.4 检测和控制
7.52 大片形吸虫
7.52.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52.2 生物学特性
7.52.3 致病性
7.52.4 检测和控制
7.53 肝片形吸虫
7.53.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53.2 生物学特性
7.53.3 致病性
7.53.4 检测和控制
7.54 布氏姜片形吸虫
7.54.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54.2 生物学特性
7.54.3 致病性
7.54.4 检测和控制
7.55 长菲策吸虫
7.55.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55.2 生物学特性
7.55.3 检测和控制
7.56 拟人腹盘吸虫
7.56.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56.2 生物学特性
7.56.3 致病性
7.56.4 检测和控制
7.57 徐氏拟裸茎吸虫
7.57.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57.2 生物学特性
7.57.3 致病性
7.57.4 检测和控制
7.58 异形异形吸虫
7.58.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58.2 生物学特性
7.58.3 致病性
7.58.4 检测和控制
7.59 诺氏异形线虫
7.59.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59.2 生物学特性
7.59.3 致病性
7.59.4 检测和控制
7.60 拟异形吸虫
7.60.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60.2 生物学特性
7.60.3 致病性
7.60.4 检测和控制
7.61 锥状低颈棘口吸虫
7.61.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61.2 生物学特性
7.61.3 致病性
7.61.4 检测和控制
7.62 横川后殖吸虫
7.62.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62.2 生物学特性
7.62.3 致病性
7.62.4 检测和控制
7.63 并殖吸虫属
7.63.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63.2 生物学特性
7.63.3 致病性
7.63.4 检测和控制
7.64 麝猫后睾吸虫
7.64.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64.2 生物学特性
7.64.3 致病性
7.64.4 检测和控制
7.65 猫后睾吸虫
7.65.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65.2 生物学特性
7.65.3 致病性
7.65.4 检测和控制
7.66 珍珠新穴吸虫
7.66.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66.2 生物学特性
7.66.3 致病性
7.66.4 检测和控制
7.67 斜睾吸虫属
7.67.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67.2 生物学特性
7.67.3 致病性
7.67.4 检测和控制
7.68 原角囊吸虫属
7.68.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68.2 生物学特性
7.68.3 致病性
7.68.4 检测和控制
7.69 斑皮吸虫
7.69.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69.2 生物学特性
7.69.3 致病性
7.69.4 检测和控制
7.70 大复殖孔绦虫
7.70.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70.2 生物学特性
7.70.3 致病性
7.70.4 检测和控制
7.71 阔节裂头绦虫
7.71.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71.2 生物学特性
7.71.3 致病性
7.71.4 检测和控制
7.72 犬复孔绦虫
7.72.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72.2 生物学特性
7.72.3 致病性
7.72.4 检测和控制
7.73 布氏双线绦虫
7.73.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73.2 生物学特性
7.73.3 致病性
7.73.4 检测和控制
7.74 多房棘球绦虫
7.74.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74.2 生物学特性
7.74.3 致病性
7.74.4 检测和控制
7.75 细粒棘球绦虫
7.75.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75.2 生物学特性
7.75.3 致病性
7.75.4 检测和控制
7.76 缩小膜壳绦虫
7.76.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76.2 生物学特性
7.76.3 致病性
7.76.4 检测和控制
7.77 微小膜壳绦虫
7.77.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77.2 生物学特性
7.77.3 致病性
7.77.4 检测和控制
7.78 猪带绦虫
7.78.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78.2 生物学特性
7.78.3 致病性
7.78.4 检测和控制
7.79 牛带绦虫
7.79.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79.2 生物学特性
7.79.3 致病性
7.79.4 检测和控制
7.80 曼氏迭宫绦虫
7.80.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80.2 生物学特性
7.80.3 致病性
7.80.4 检测和控制
7.81 多头绦虫
7.81.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81.2 生物学特性
7.81.3 致病性
7.81.4 检测和控制
7.82 中殖孔绦虫属
7.82.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82.2 生物学特性
7.82.3 致病性
7.82.4 检测和控制
7.83 德墨拉瑞列绦虫
7.83.1 食品卫生学意义
7.83.2 生物学特性
7.83.3 致病性
7.83.4 检测和控制
第8章 食品病原微生物检验的理论基础
8.1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8.2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8.3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取、送检和处理
8.3.1 检验样品的采取
8.3.2 检样采取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8.3.3 检样的送检
8.3.4 检验与处理
8.4 食品加工中受伤病原细菌检验的有关问题
8.5 致病和产毒微生物检测培养
8.6 动物和动物产品食源性病原采样技术
8.6.1 简单随机采样
8.6.2 分层次随机采样
8.6.3 系统性采样
8.6.4 集成采样或两阶段采样
附录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