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指南
出版时间: 2017年版
内容简介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指南》的编写人员都是长期从事保健食品研发、生产、管理、检验与评价的专业工作者,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根据自己工作经验和国内外的新研究成果,从保健食品性指标检测、功效成分检测、限量成分检测、违禁添加物质检测、毒理学评价、功能学评价、卫生学评价等方面详细阐述,汇编成册,以飨读者。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指南》能为我国广大的保健食品工作者提供新、*实用的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方法,从而促进我国保健食品研发,加强我国保健食品检验,提高我国保健食品质量,提升我国保健食品安全标准水平。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指南》对保健食品及食品卫生理化检测、毒理学评价、功能学评价、卫生学评价、保健食品的研发、注册、教学、生产及管理人员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 保健食品质量控制总论
第二章 保健食品物性指标检测
一、水分测定
二、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三、pH值测定
四、比重测定
五、过氧化值测定
六、丙酮不溶物测定
七、乙醚不溶物测定
八、崩解时间测定
九、乙醇浓度测定
十、甲醇、杂醇油分析
第三章 保健食品中功效成分的检测
一、维生素类功效成分测定
二、脂类功效成分测定
三、蛋白质类测定(含氨基酸和功能性蛋白质)
四、碳水类化合物测定
五、膳食纤维类测定(含低聚糖)
六、矿物质元素及化合物测定
七、类胡萝卜素类功效成分测定
八、总黄酮类功效成分测定
九、皂苷类功效成分测定
十、酚酸类功效成分测定
十一、其他类功效成分测定
第四章 保健食品中限量成分的检测方法
一、合成食品添加剂测定
二、药物残留成分测定
三、重金属残留测定
第五章 保健食品中违禁添加物质检测
一、枸橼酸西地那非测定
二、洛伐他丁测定
三、咖啡因测定
四、3-氯-1,2-丙二醇测定
五、甲醛测定
六、指示性多氯联苯测定
七、吡啶甲酸铬测定
八、17?-雌二醇、雌三醇、炔雌醇测定
九、地西泮和安眠酮测定
十、脱氢表雄甾酮测定
十一、异嗪皮啶测定
十二、河纯毒素测定
第六章 保健食品安全性评价总论
一、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四个阶段、试验内容、目的和结果判定
二、不同保健食品选择毒性试验的原则
第七章 保健食品安全性评价通则
一、对受试物的要求和试验前处理的要求
二、样品接收及管理流程
三、实验动物接收检疫程序
四、常用实验动物操作技术
第八章 保健食品毒理学评价方法
一、大鼠/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最大耐受剂量法
二、大鼠/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霍恩(H帆)法
三、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四、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五、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六、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七、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
八、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
九、非程序性DNA合成试验
十、果蝇伴性隐陛致死试验
十一、体外哺乳类细胞HGPRT基因突变试验
十二、小鼠淋巴瘤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
十三、30天喂养试验
十四、90天喂养试验
十五、致畸试验
十六、生殖发育毒性试验
第九章 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
一、增强免疫力功能检验方法
二、辅助降低血脂功能检验方法
三、辅助降血糖功能检验方法
四、抗氧化功能检验方法
五、辅助改善记忆功能动物实验设计及准备过程
六、缓解视疲劳功能检验方法
七、促进排铅功能检验方法
八、清咽功能检验方法
九、辅助降血压动物实验方法
十、改善睡眠功能检验方法
十一、促进泌乳功能动物实验方法
十二、缓解体力疲劳功能动物实验设计和准备过程
十三、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检验方法
十四、对辐射损伤具有辅助保护功能实验设计过程
十五、减肥功能检验方法
十六、改善生长发育功能动物实验方法
十七、增加骨密度功能动物实验方法
十八、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动物实验方法
十九、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辅助保护功能实验方法
二十、祛痤疮功能检验方法
二十一、祛黄褐斑功能检验方法
二十二、改善皮肤水份功能检验方法
二十三、改善皮肤油份功能检验方法
二十四、调节肠道菌群功能动物实验方法
二十五、促进消化功能动物实验设计和准备过程
二十六、通便功能动物实验设计过程
二十七、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动物实验方法
第十章 保健食品卫生学评价
一、微生物学检验和稳定性实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二、曲霉属菌种鉴定方法
三、酵母菌属菌种鉴定方法
四、蝙蝠蛾拟青霉及蝙蝠蛾被毛孢菌种鉴定方法
五、红曲霉属菌种鉴定方法
六、放线菌菌种鉴定方法
七、真菌菌种安全性评价方法
八、菌落总数检验方法
九、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十、蜡样芽胞杆菌检验方法
十一、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方法
十二、馊苎粤辞蚓煅榉椒¨
十三、沙门菌检验方法
十四、志贺菌检验方法
十五、产气荚膜梭菌检验方法
十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
十七、空肠弯曲菌检验方法
十八、致泻大肠埃希菌检验方法
十九、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方法
二十、双歧杆菌检验方法
二十一、乳酸菌检验方法
二十二、枯草芽胞杆菌菌种鉴定方法
二十三、嗜热链球菌菌种鉴定方法
二十四、益生菌菌种安全性评价方法
二十五、商业无菌检验方法
二十六、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方法
二十七、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方法
二十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方法
二十九、常见产毒霉菌的形态学鉴定
三十、大肠埃希菌0157:H7/NM检验
附录
附录A 培养基和试剂
附录B 样品稀释因子指导值
附录C 淋洗液洗脱梯度程序和检测器时间程序
附录D 多氯代苯并二嗯英及呋喃和共平面多氯联苯毒性当量因子(17EF)
附录E 测定方法的技术要求
附录F EPA 1613和EPA 1668标准溶液
附录G洗脱与净化流程
附录H 霍恩法(Hom)LDso值计算(剂量递增法测定LDso计算用表)
附录I 急性毒性(LDso)剂量分级
附录J 明视持久度测定方法
附录K 培养基与试液
附录L 菌群最可能数检索表
附录M 双歧杆菌的有机酸代谢产物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