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业经济组织模式研究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从截止到目前的情况看,奶联社的运行无疑是成功的,但它的运行机制隐含着一定的风险。主要有:①经济风险。奶业和国际经济政治形势联系密切,饲料价格、奶制品价格等方面的大幅度波动已经成为常态,这是任何企业(包括奶联社)都难以避免的,这种风险是非经营风险,即不是经营的原因导致的,企业自身无法控制。②经营风险。即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的企业亏损或资不抵债。③自然风险。由于涝灾或旱灾导致饲料价格上涨,或者某种疾病流行导致奶牛大量死亡等,也是人力所无法控制的。上述几种状况都有可能导致奶联社的资金链断裂,从而给入股奶农造成严重损失。一旦出现上述状况,奶户的损失就有可能转嫁给地方政府。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或奶户,一定要有必要的风险意识。此外{,还要注意这一模式的适应性问题。从内蒙古的经验看,的确有一定数量的奶户自己放弃养殖而加入奶联社,但由于小规模农户的“旧我剥削”特性,大部分奶户仍然选择自己饲养,即使在奶价较低的情况下仍是如此。因此,绝不能幻想着可以依靠奶联社这一模式的出现而取代奶农一家一户的饲养。也就是说,奶农饲养规模和饲养方式的变革有其自身的规律,并不能因奶联社这一崭新模式的出现而有所变化。必须强调指出,奶联社所取代的,仅仅是劳动力不足或劳动力就业比较充分的奶户,而这类农户迟早都要在社会分工的大潮中离开奶牛饲养大军。
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中国奶业发展基本情况/2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25
第三节 奶业组织模式研究的概念框架/29
第二章 奶业组织模式的历史演变/37
第一节 国营奶牛场为主导,农户散养并存(1978年以前)/38
第二节 农户散养比重逐步加大,小区养殖开始出现(1979~1991年)/39
第三节 现代化转型加快,奶业产业化得到初步发展(1992~2002年)/43
第四节 产业链不断延伸,奶业组织模式不断优化(2003年至今)/46
第五节 展望/54
第三章 农户奶牛养殖模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58
第一节 奶牛养殖及奶业联结模式的对比分析/58
第二节 奶业模式特点、选择决策理论及影响因素分析/72
第三节 奶牛散养模式出现的问题与反思/78
第四节 散养的出路在于“适度规模”和“合作”/83
第五节 简要结论/88
第四章 奶牛养殖小区在奶业发展中的作用与问题/91
第一节 奶牛养殖小区的概念界定/91
第二节 奶牛养殖小区的发展历史及形成过程/93
第三节 奶牛养殖小区的优势分析/96
第四节 奶牛养殖小区存在的问题/101
第五节 对策和建议/110
第五章 奶站发展的现状、效率与原奶质量安全/117
第一节 引言/117
第二节 研究综述/118
第三节 当前我国奶站的发展概况/123
第四节 奶站经营管理分析/130
第五节 奶站定价机制及其效率分析/142
第六节 奶站“掺杂使假”的经济学解释/156
第七节 简要的结论与建议/172
第六章 奶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探讨/194
第一节 “企业+奶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产牛的昔景分析/194
第二节 “企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的优势/197
第三节 “企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的典型案例/205
第四节 “企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存在的问题/211
第五节 对策和建议/215
第七章 奶牛养殖合作新模式——奶联社/219
第一节 奶联社的概况/219
第二节 奶联社的创建/220
第三节 奶联社的运行状况/22l
第四节 我国奶联社的运行效果/228
第五节 基于制度创新理论的奶联社养殖模式优势分析/230
第六节 小结/233
第八章 乳品企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选择及变迁/236
第一节 引言/236
第二节 现有文献的回顾与评述/239
第三节 理论框架/244
第四节 中国乳品企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现实选择/254
第五节 中国乳品企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变迁道路/267
第六节 中国乳品企业未来发展路径展望/273
第七节 对策和建议/274
第九章 政府在奶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和对策/279
第一节 引言/279
第二节 政府在奶业发展中的作用/281
第三节 政府监管不足及对奶业发展的影响/287
第四节 政府监管职能缺失的原因/292
第五节 政府实施有效监管的政策建议/300
第十章 奶业发展模式的国际经验/308
第一节 世界奶业及其组织模式的发展概况/308
第二节 荷兰经验/310
第三节 美国经验/314
第四节 澳大利亚经验/316
第五节 以色列经验/319
第六节 日本经验/322
第七节 世界奶业发展的启示/325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328
第一节 研究结论/328
第二节 对策和建议/334
后记/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