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共生体逆向物流规划与管理研究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区域工业共生体逆向物流规划与管理研究》共分为七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提出了研究的背景、动机、意义及主要创新点,然后对论文的基本内容框架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在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逆向物流在工业废弃物/副产品再循环、再利用方面研究的不足。第三章在对工业共生内涵及其实践形式和逆向物流概念及研究维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逆向物流在工业共生体内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机理,并对引入逆向物流部门的区域工业经济系统进行了投入产出量化分析。第四章研究了区域工业共生体内的逆向物流渠道选择与评价问题。首先根据区域工业共生体内不同的工业共生结构,建立了有针对性的三种不同逆向物流渠道模式。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区域共生体发展的阶段性和持续性,将模糊群决策综合评价法引入具体企业逆向物流渠道决策过程。第五章研究了区域工业共生体内逆向物流网络的布局与优化问题。通过构造一个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把环境成本纳入考虑,使得逆向物流网络的布局和优化更具现实合理性。同时,为政府对区域工业共生体内再生材料的使用比率进行调节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依据。第六章设计了逆向物流链收益分配模型,以确定逆向物流相关主体间在非合作和联盟模式下的收益分配方案。第七章对本书的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了全书研究的几个主要结论,并对未来研究加以展望。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动机、意义和主要创新点 1.2.1 研究动机 1.2.2 研究意义 1.2.3 主要创新点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框图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框图 1.4 本章小结 2 逆向物流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2.1 逆向物流的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生态伦理理论 2.1.3 循环经济理论 2.2 逆向物流国外研究现状 2.2.1 历史起源和定义方面的研究 2.2.2 综合理论方面的研究 2.2.3 回收渠道方面的研究 2.2.4 定量建模方面的研究 2.2.5 生产与运作管理方面的研究 2.3 逆向物流国内研究现状 2.3.1 研究逆向物流的概念或框架结构 2.3.2 逆向物流中的配送、库存与运输问题 2.3.3 与电子商务有关的逆向物流 2.3.4 逆向物流管理方面相关的问题 2.3.5 再制造方面的研究 2.3.6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4 本章小结 3 面向区域工业共生的逆向物流 3.1 工业共生的内涵与实践形式 3.1.1 工业共生的概念与起源 3.1.2 工业共生理论的应用形式 3.1.3 生态工业园内的资源循环 3.1.4 从生态工业园到生态工业网络 3.1.5 生态工业网络的空间分布形态 3.2 逆向物流的概念与研究维度 3.2.1 逆向物流的概念 3.2.2 逆向物流的研究维度 3.3 区域工业共生体内的逆向物流 3.3.1 副产品交换与逆向物流 3.3.2 典型案例:逆向物流在大连经济开发区的应用 3.4 引入逆向物流部门的区域工业经济系统投入产出分析 3.4.1 投入产出表原理及其在环境经济领域的应用 3.4.2 工业经济系统投入产出表基本构造及功能 3.4.3 理想条件下的分析 3.4.4 其他条件下的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区域工业共生体内逆向物流渠道的选择与评价 4.1 依托型工业共生与逆向物流渠道选择 4.1.1 依托型工业共生 4.1.2 逆向物流渠道自营模式 4.2 平等型工业共生与逆向物流渠道选择 4.2.1 平等型工业共生 4.2.2 逆向物流渠道战略联盟模式 4.3 嵌套型工业共生与逆向物流渠道选择 4.3.1 嵌套型工业共生 4.3.2 逆向物流渠道第三方外包模式 4.4 工业共生结构与逆向物流渠道模式的比较 4.5 逆向物流渠道选择的模糊群决策综合评价 4.5.1 群决策与模糊数学 4.5.2 基于自然语言变量的模糊群决策方法 4.5.3 算例 4.6 本章小结 5 区域工业共生体内逆向物流网络的优化与布局 5.1 逆向物流优化与布局的基础 5.1.1 逆向物流作业流程分析 5.1.2 逆向物流网络的类型和结构特征 5.2 逆向物流与环境成本 5.2.1 环境损失与环境成本的概念 5.2.2 环境成本估算的技术方法 5.2.3 逆向物流涉及的环境成本 5.3 纳入环境成本的逆向物流网络模型 5.3.1 问题框架与模型假设 5.3.2 模型构建 5.3.3 算例 5.3.4 进一步的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区域工业共生体内逆向物流链上的收益分配 6.1 非合作模式下收益分配问题与模型 6.1.1 模型描述 6.1.2 模型的精炼纳什均衡解 6.2 联盟模式下的收益分配问题与模型 6.2.1 联盟博弈及shapley值 6.2.2 算例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书研究的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