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全史
作 者: [日] 三谷宏治 著;马云雷,杜君林 译
出版时间:2016
内容简介
从14世纪的美第奇家族、17世纪的三井越后屋,到21世纪的阿里巴巴……让你一口气读完商业模式的变革史! 本书的书名蕴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关于商业术语及经营战略术语的历史;二是商业模式变革的历史。商业术语发展至今可谓一路坎坷,甚至随着网络泡沫的崩溃,人们都认为“商业模式”这类术语也会像其他经营流行语一样*终因过时而惨遭淘汰。不过,“商业模式”竟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而关于商业模式变革的历史又远比商业术语的历史范围更大、内容更深。迄今为止,商业模式似乎很好地解释了创新的实现和商业的持续竞争优势这两大课题,在我们拍手称赞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我们面临的*终挑战:那就是如何运用商业模式来成功解决这些问题。本书共涉及70个商业模式、200家公司、140位改革先驱和商业领袖,读者可以从中细细品读,去挖掘商业模式作为改革创新源泉的真正意义所在。
目录
序 言
序 章 围绕“钱”的五种新型商业模式
“巨匠们的午后”序:美第奇家族的创始人乔凡尼和Square 的联合创始人多西
美第奇家族创建的国际“汇兑·结算”体系以及对梵蒂冈公款的巧妙运用
托马斯·库克和美国运通公司开发的旅行支票以及由此实现的个人国际结汇
由美国银行的VISA 卡构建起来的社会基础设施
网络、密码和eBay :PayPal 把陌生人连接在了一起
现场支付的新方式:扩大卖方,改变买方的Square 革命
第1 章 商业模式究竟为何物?
“巨匠们的午后”1 :“创新理论”的鼻祖熊彼特与“商业模式论”的盟主佐特
商业模式并非一成不变
商业模式的创造与革新从未间断,商业术语却鲜为人知(远古到1990)
为了解释网络经济,商业术语被乱用一气(1991—2001)
商业模式革新的时代 (2002— )
第2 章 近代商业模式的创生期(1673—1969)
“巨匠们的午后”2 :吴服店的再造者三井高利和硅谷的创立者特曼
借新型吴服店和公款汇兑店二者之力将三井越后屋推向繁荣
大型连锁商店的兴起:从A&P、梅西百货到西尔斯公司
福特的“纵向一体化模式” 和 通用的“分散经营模式”
吉列的大发明:新型盈利模式之“刀片+ 刀架”模式
佩利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发明“广告模式”
“计量收费”模式让施乐成为服务型企业
硅谷之父—— 斯坦福大学的特曼教授
第3 章 近代商业模式的变革期(1970—1990)
“巨匠们的午后”3 :摇钱树的栽种人入交昭一郎和7-11 的再造者铃木敏文
佳能通过改变技术、顾客、流通、服务,向施乐发起挑战!
本田凭CVCC 发动机之功,丰田借“精益生产”“金字塔”之力赶超通用、福特
沃尔玛和7-11 物流至上的“区域集中模式”
IBM 的水平分工模式,为新兴公司的诞生撒下火种
任天堂借红白机打造的“平台模式”
“B2B 电子商务平台”的先驱—— AUCNET 公司开创的二手车视频交易平台
第4 章 20 世纪末,速度与IT 产业引领的创造期(1991—2001)
“巨匠们的午后”4 :创业天才戴尔和偏执狂人贝佐斯
按需生产与零库存:戴尔让世人看到了 “直销”魔力
由GAP、贝纳通开创,由WORLD、ZARA、优衣库发展的“SPA 模式”
从雅虎的门户网站到谷歌的检索广告
eBay 开创的“C2C 电子商务平台”
雨后春笋般的“B2B 电子商务平台”与无心插柳却成荫的“B2C电子商务平台”
贝佐斯的亚马逊,用IT 力和物流力撑起了“一站式理念”和“长尾理论”
第5 章 “巨无霸”的战争与“小个子”的崛起(2002—2014)
“巨匠们的午后”5 :“商业学者”安德森和“龙马铁粉”孙正义
安德森对“免费+ 收费”模式的推广与实践
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凭借免费模式称霸中国市场
YOU 的时代、实名制“社交网络”、Facebook 和天使投资人
专栏 中国版三国演义: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
智能手机、社交游戏将任天堂逼到了悬崖边。索尼能否凭借PS4东山再起?
梅西百货用“全渠道销售”化解“展厅现象”危机
专栏 日本版三国演义:亚马逊、乐天和雅虎日本
亨利·伽斯柏倡导的“开放式创新”让所有的产业都成为服务
乔布斯钟爱的“二次发明”:用“纵向一体化”和“ 刀片 + 刀架”模式一统天下
“专利技术服务商”高通和“纵向一体制造商”英特尔将苹果逼到了悬崖边
专栏 科斯定理与乔伊法则
kl(r)a?d 和makers 预示的未来,“超分散网络模式”让“小个子”各尽其才
专栏 商业模式革新图谱
第6 章 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巨匠们的午后”6 :重视“幽默感”,坚持“员工第一”的凯莱赫和帮助科技人才少做无用功的莱斯
领导力:让IBM 大象起舞的郭士纳,让宝洁由衰转盛的雷富礼
企业文化:“重视幽默”“采用新人”因何能让西南航空公司保持长期盈利?
实践方法:戈文达拉扬的“遗忘借用学习法”和莱斯的“精益创业”
人才培养:克里斯坦森的“DNA”和美国西海岸的“d.school”和“Y Combinator”
向未来发起挑战:捧贤一主张的“照亮一隅”,贝佐斯主张的“顾客重于对手”,佩奇主张的“创造高于竞争”
补 章 日本向世界发起的挑战
半封闭+人力:看Linkers的“匹配创新模式”
“半职业众包”:看半职业人士打响的团体战
MUJI的组合拳—— “顾客时间型全渠道销售”
因产品失去的,靠配件赢回来?!
“巨匠们的午后”(番外篇):我和克里斯坦森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