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新型劳动市场和劳动关系的要求,我国已广泛推行最低工资政策,并正大力提倡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但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有待进一步展开。王湘红所著的《工资制度、劳动关系及收入——基于行为理论的研究》结合作者在美国和中国两地从事的相关研究,主要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出发,探讨工资集体谈判和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关系和工资水平的影响。本书首先总结在存在工资集体谈判和最低工资制度的条件下,影响劳资双方决策的行为机制,主要考察包括互惠与公平感.相对收入与参照点效应,自我服务的认知偏差等非传统经济理论所讨论的问题。然后结合使用实验室实验,对谈判双方的问卷调查和劳动统计数据的计量分析等方法,验证行为理论对不同工资谈判环境下的结果的推测。其中工资集体谈判的部分实证研究是在美国进行的,最低工资的研究是在中国进行的。《工资制度、劳动关系及收入——基于行为理论的研究》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由于公平感受自我服务偏差的影响,劳资双方在工资谈判中所选择的工资参照点往往不同,因此地区内的工资差距会增加谈判僵局发生的可能性;工资集体协商有利于提高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平,缩小收入差距;信息在工资谈判中起重要作用,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人们对公平的关注减少,对策略的关注增多;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最低工资政策可能对工人收入有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