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与方法
作 者: 翟崇治 编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山地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与方法》是“山地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研究”的项目成果,总结了以重庆市和贵阳市两个典型山地城市为例开展的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研究工作及取得的主要结论,共分为八章:第一章阐述了开展山地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评估总结了国内外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方法和技术规范;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山地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布点技术方法及筛选过程:第四章论述了山地城市的分布、主要特征与类型,以及典型山地城市的概况:第五章主要介绍了被动扩散采样监测实验,以及空气质量模型方法和比选结果;第六、七章分别应用不同技术方法对重庆市主城区和贵阳市两个城市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布点及优化,以体现点位布设优化方法在典型山地城市的实际应用效果;第八章主要对项目研究的技术方法进行了评估,并提出山地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与优化的步骤及一般工作程序。
第一章 山地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研究必要性
第二章 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调查研究
第一节 国内外监测网络现状分析
一、国外监测网络设计概况
二、国内监测网络设计概况
第二节 国内外空气质量监测网络设计规范评述
一、美国环境空气监测网络设计规范
二、欧盟环境空气监测网络设计规范
三、我国环境空气监测网络设计规范
第三节 空气质量监测网络设计方法分析评估
一、空间相关分析法
二、法规模式法
三、等浓度线法
四、系统选择法
第四节 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调研
一、点位布设调研及山地区域点位布设研究的必要性
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设计思路
三、我国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发展现状
四、我国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数量
第三章 山地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布点技术方法筛选
第一节 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优化布点的基本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二、层次性原则
三、代表性原则
四、完整性原则
五、可行性原则
六、行政区划原则
第二节 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优化布点的程序
一、明确监测网络的目的和任务
二、现状调查
三、网格实测或模拟
四、网络点位数量的优化
五、监测点位的确定
六、网络运行评估
第三节 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点位数量的确定
一、基本方法与原则
二、区域布点法
三、人口分布法
四、均值置信度检验法
第四节 空气质量监测布点技术与优化方法筛选
一、监测点位布设优化的原则
二、聚类分析法
三、因子分析法
四、相关性分析法
五、物元分析法
六、BP人工神经网络法
七、Shannon信息指数法
八、多目标规划法
九、综合法
十、方法的选择
第四章 山地城市特征与类型
第一节 山地与山地城市
一、山地
二、山地城市
三、山地和山地城市的分布
第二节 山地城市的特征
一、山地城市的地理特征
二、山地城市的气候特征
第三节 山地城市类型
一、不同地貌类型的山地城市
二、不同职能类型的山地城市
三、不同空间结构类型的山地城市
第四节 典型山地城市
一、重庆市主城区概况
二、贵阳市城区概况
第五章 布点监测与模拟研究方法
第一节 被动扩散采样实验
一、监测实验简介
二、网格布点监测方案
第二节 空气质量模型研究
一、空气质量模型评估与比选
二、空气质量模型选择
第六章 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布点及优化
第一节 挂片监测结果分析与点位优化
一、聚类分析与点位优化
二、地统计学分析与优化建议
第二节 空气质量模型模拟与点位优化
一、CALPUFF模型模拟分析
二、空气监测点位验证与优化
第三节 重庆主城区空气质量监测点位优化结果
第七章 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布点及优化
第一节 挂片监测结果聚类分析与点位优化
一、确定最佳聚类数
二、优化分组
三、确定最优点位
四、优化结果讨论
第二节 空气质量模型模拟与点位优化
一、CALPUFF模型模拟分析
二、空气监测点位验证与优化
第三节 贵阳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优化结果
第八章 方法评价与研究
第一节 网格布点监测实验方法评价
一、挂片与自动监测对比方法
二、对比结果分析
三、挂片监测方法评价
第二节 CALPUFF空气质量模型评价
一、CALPUFF模拟复杂山地地形的优势
二、研究中CALPUFF验证结果
第三节 山地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程序研究
一、确定研究区域范围,并收集当地相关研究资料和数据
二、筛选出合适的采样分析技术,在研究区域进行网格化布点监测并予以方法验证
三、利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山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与数量
四、选择CALPUFF空气质量模式,应用CALPUFF模型进行空气污染物的区域网格化模拟,优化得出山地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住位置与数量
五、对比不同方法的点位优化结果,确定山地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优化布设方案
第四节 山地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一般工作程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