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能源基地地下水及生态环境
作者:侯光才,赵振宏 著
出版时间: 2017年版
内容简介
《鄂尔多斯能源基地地下水及生态环境》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探测技术与研究方法,对鄂尔多斯能源基地地下水与植被生态进行了系统的勘查研究。全书共6篇21章,第一篇介绍了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与地质特征;第二篇对含水层系统和地下水流动系统进行了划分,详细论述了含水层系统特征、地下水补给与排泄条件、地下水流动系统特征、水化学演化与同位素特征和地下水动态;第三篇阐述了鄂尔多斯能源基地供水水文地质,介绍了10处水源地勘查的新成果;第四篇在水文地质参数与地下水均衡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计算与评价;第五篇论述了区域植被生态现状与演化,分析了影响植被生态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地下水与植被生态的关系,预测分析了地下水变化对植被生态的影响;第六篇论述了地下水开采条件与开发利用区划,提出了鄂尔多斯能源基地供水建议方案和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与保护对策。
《鄂尔多斯能源基地地下水及生态环境》图文并茂,基础性和实用性强,可供水文地质、生态水文地质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等相关领域的有关高等院校师生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绪论
第一篇 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
第一章 自然地理概况
第一节 地形地貌
第二节 气候与水文
第二章 地质条件
第一节 地层
第二节 构造
第三节 岩相古地理
本篇小结
第二篇 区域地下水系统
第一章 区域地下水系统划分
第一节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第二节 地下水系统划分
第二章 含水层系统
第一节 第四系含水层系统
第二节 白垩系含水层系统
第三节 含水层系统属性特征与边界条件
第三章 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
第一节 地下水补给
第二节 地下水径流
第三节 地下水排泄
第四章 地下水流系统
第一节 地下水流系统的控制因素
第二节 地下水流系统特征
第五章 地下水化学特征
第一节 地下水化学成分空间特征
第二节 地下水水化学形成与演化
第六章 地下水同位素特征
第一节 稳定同位素
第二节 地下水放射性同位素年龄及其可更新能力
第七章 地下水动态特征
第一节 地下水位动态特征
第二节 地下水水化学动态
第三节 地下水位动态反映的水文地质条件
本篇小结
第三篇 供水水源地
第一章 白垩系裂隙孔隙型含水介质水源地
第一节 伊克乌素水源地
第二节 乌兰淖水源地
第三节 棋盘井库计水源地
第四节 查布水源地
第五节 达拉图鲁水源地
第六节 大路新区水源地
第二章 第四系与白垩系含水介质水源地
第一节 乌兰陶勒盖水源地
第二节 陶利水源地
第三章 第四系孔隙型含水介质水源地
第一节 三晌梁水源地
第二节 上海庙水源地
本篇小结
第四篇 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
第一章 水文地质渗透结构
第一节 渗透系数计算
第二节 渗透结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白垩系渗透结构
第二章 地下水均衡
第一节 地下水均衡方程
第二节 地下水均衡计算
第三章 区域地下水数值模拟
第一节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第二节 水文地质数值模型
第三节 模型识别与校正
第四节 模型计算结果与预报
第四章 地下水资源评价
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评价原则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第三节 地下水水质评价
本篇小结
第五篇 植被生态与地下水关系研究
第一章 区域植被生态特征
第一节 植物群落类型及分布
第二节 植被演化
第二章 植被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气候对植被生态影响
第二节 地形地貌对植被生态影响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植被生态影响
第三章 地下水与植被生态的关系
第一节 潜水埋深与植被的关系
第二节 典型地区地下水与优势植被关系
第三节 地下水开发对植被生态的影响分析
本篇小结
第六篇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第一章 地下水资源开采条件与开发利用区划
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开采条件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划
第二章 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保护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原则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
本篇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