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膜水处理
作者:田家宇,高珊珊 著
出版时间: 2019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超滤膜法水处理理论与技术,重点介绍了超滤膜污染机理与控制技术。全书共分6章:第1章中,对饮用水净化的发展史和膜分离技术发展史进行了简要介绍;第2章中,采用高效液相-在线有机碳检测技术和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技术,对水中造成超滤膜污染尤其是不可逆污染的有机物组分进行了系统分析;第3章中,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等现代检测仪器,对不同分子量有机物在超滤膜上的微界面污染机理进行了探讨;第4章中,从膜前预处理、膜过程运行优化、受污染膜化学清洗等角度,论述了超滤膜污染控制方法;第5章中,针对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与超滤的短流程适配进行了重点介绍;第6章中,考察了浸没式超滤膜生物反应器及其组合工艺净化受污染水源水的除污染效能与运行特性。本书可供膜法水处理领域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参考。
目录
第1章 饮用水处理与超滤膜技术的历史发展
1.1 饮用水处理的发展史
1.2 饮用水净化技术的演化
1.3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史
1.4 超滤——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的核心
第2章 实际水体中主要超滤膜污染物质的识别
2.1 水中不同分子尺度有机物组分与超滤膜污染的相关性分析
2.1.1 研究过程与分析方法
2.1.2 生物源高分子与超滤膜污染的相关关系
2.1.3 HA与膜污染的相关关系
2.1.4 颗粒性物质与膜污染的相关关系
2.1.5 关于超滤膜主要膜污染物组分的探讨
2.1.6 生物源高分子、HA及颗粒性物质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2.2 水中不同荧光有机物组分与超滤膜污染的相关性分析
2.2.1 研究过程与分析方法
2.2.2 不同水源的超滤膜污染特性分析
2.2.3 基于EEM的超滤膜主要膜污染物分析
2.3 实际地表水体中超滤膜主要不可逆污染物的识别
2.3.1 超滤膜工艺特征与评价方法
2.3.2 超滤膜对NOM的去除
2.3.3 四种EEM-PARAFAC荧光组分和超滤膜不可逆污染的相关性分析
第3章 超滤膜污染机理
3.1 水中不同分子量NOM组分的超滤膜污染机理
3.1.1 原水水质与预处理方法
3.1.2 膜污染情况分析
3.1.3 不同分子量NOM组分与超滤膜之间的微观界面相互作用力研究
3.1.4 不同分子量NOM组分在超滤膜表面的吸附/脱附特性
3.1.5 不同分子量NOM污染后膜表面微观形貌特征
3.1.6 污染膜表面官能团分析
3.1.7 膜表面污染层的XPS分析
3.1.8 不同分子量NOM组分中荧光物质分析
3.2 水中颗粒物与有机物的协同膜污染效应
3.2.1 实验用水与膜污染分析方法
3.2.2 HA与无机颗粒的联合污染
3.2.3 BSA与无机颗粒的联合污染
3.2.4 DEX与无机颗粒的联合污染
3.2.5 HA-BSA DEX混合有机物与无机颗粒的联合污染
第4章 超滤膜污染控制
4.1 KMnO4预氧化与FeCl3混凝联用对超滤膜污染的控制研究
4.1.1 研究过程与膜污染分析方法
4.1.2 单独KMnO4氧化对膜污染的控制作用
4.1.3 KMnO4预氧化与低剂量混凝的联合膜污染控制作用
4.1.4 KMnO4预氧化与高剂量混凝的联合膜污染控制作用
4.2 浸没式超滤膜系统的运行过程优化调控研究
4.2.1 工艺特征
4.2.2 膜通量
4.2.3 过滤时间
4.2.4 反冲洗时间
4.2.5 排泥周期
4.2.6 排泥模式
4.3 曝气减缓浸没式中空纤维超滤膜污染的研究
4.3.1 研究过程与分析方法
4.3.2 过滤方式对膜污染的影响
4.3.3 曝气方式对膜污染的影响
4.3.4 气体流速对膜污染的影响
4.3.5 气泡大小对膜污染的影响
4.3.6 进水水质对膜污染的影响
4.4 受污染PVC超滤膜的化学清洗研究
4.4.1 研究方法
4.4.2 碱和酸清洗中空纤维PVc膜
4.4.3 碱和乙醇联合清洗中空纤维PVC膜
4.4.4 碱和乙醇联合清洗中空纤维PVC膜的表面的显微观察
4.4.5 碱和乙醇联合清洗中空纤维PVC膜的断面的显微观察
4.4.6 碱和乙醇联合清洗中空纤维PVc膜的接触角变化
第5章 超滤与混凝沉淀单元短流程适配的中试研究
5.1 工艺特征
5.2 高污染期超滤与混凝沉淀单元的短流程适配研究
5.2.1 实验期间原水水质
5.2.2 不同短流程工艺对浊度和细菌的去除效能研究
5.2.3 不同短流程工艺对金属离子的去除效能
5.2.4 不同短流程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能
5.2.5 对NH4+-N、NO2——N的去除
5.2.6 不同短流程T艺超滤单元内污染物的累积特性
5.2.7 不同短流程工艺中超滤膜的污染特性
5.2.8 膜污染物种及化学清洗控制
5.3 “混凝/半沉/超滤工艺”在低污染期的验证性研究
5.3.1 实验期间原水水质
5.3.2 “混凝/半沉/超滤工艺”对浊度和细菌的去除效能
5.3.3 “}昆凝/半沉/超滤工艺”对金属离子的去除效能
5.3.4 “混凝/半沉/超滤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能
5.3.5 “混凝/半沉/超滤工艺”对NH4+-N、NO2一N的去除效
5.3.6 “混凝/半沉/超滤工艺”超滤单元内污染物的累积特性
5.3.7 “混凝/半沉/超滤工艺”中超滤膜的污染特性
5.3.8 受污染超滤膜的化学清洗
5.4 “混凝/半沉/超滤工艺”基建与运行成本分析
5.4.1 新建水厂的节地分析
5.4.2 老旧水厂的增产分析
5.4.3 运行成本的比较分析
第6章 超滤膜生物反应器净化受污染原水的研究
6.1 SMBR处理受污染原水的运行特性
6.1.1 工艺特征
6.1.2 SMBR处理受污染原水的启动特性
6.1.3 长期运行时SMBR处理受污染原水的除污染效能
6.1.4 SMBR去除NH4+-N的机理
6.1.5 SMBR去除有机物的机理
6.1.6 SMBR内膜表面污泥层的显微观察
6.1.7 SMBR内UF膜的TMP发展
6.1.8 SMBR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
6.1.9 SMBR应对NH4+-N冲击负荷的能力
6.2 BAC与SMBR除污染效能的比较
6.2.1 工艺特征
6.2.2 BAC与SMBR除浊效能比较
6.2.3 BAC与SMBR除NH4+-N、N02——N效能比较
6.2.4 BAC与SMBR除总体有机物效能比较
6.2.5 BAC与SMBR除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比较
6.2.6 BAC与SMBR除消毒副产物生成势比较
6.2.7 BAC与SMBR除生物可降解有机物效能比较
6.2.8 BAC与SMBR除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特性
6.2.9 BAC与SMBR去除有机物的化学分级表征
6.3 一体化膜混凝吸附生物反应器深度净化受污染原水
6.3.1 工艺特征
6.3.2 MCABR去除溶解性有机物效能
6.3.3 MCABR去除总体有机物效能
6.3.4 MCABR去除消毒副产物前质效能
6.3.5 MCABR去除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效能
6.3.6 MCABR去除NH4+-N效能
6.3.7 MCABR去除溶解性磷酸盐效能
6.3.8 MCABR去除有机物的4种作用
6.3.9 MCABR中uF膜的过滤机理
6.3.10 MCABR处理受污染原水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