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模式

收藏
  • 大小:176.69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阅读软件: Adobe Reader
资源简介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模式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模式》在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水资源高效利用、生态恢复技术模式、林草植被保育、生态产业开发,以及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的管理、生态恢复技术的推广、生态恢复综合效益评价等内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模式》可供生态学、农学、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林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人员、管理工作者以及有关高校师生参考。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生态学及生态系统
1.2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现状
1.4 生态恢复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趋势 第2章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分析及诊断
2.1 生态环境状况
2.2 自然资源状况
2.3 社会经济状况
2.4 退化生态系统的演变趋势
2.5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2.6 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分析 第3章 退化生态系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及适宜性评价
3.1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地类型分类
3.2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资源评价
3.3 小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
3.4 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的竞争模式
3.5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与生态功能区规划
3.6 固原市原州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 第4章 退化生态系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
4.1 雨水资源潜力分析
4.2 土壤水资源蓄积量
4.3 降水后水分移动规律与再分配
4.4 雨水资源化工程技术
4.5 雨水资源化旱作农艺技术 第5章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模式
5.1 退化荒山生态系统恢复模式
5.2 退化农地人工林草建设模式
5.3 退化耕地“减-增-提”地力恢复模式
5.4 侵蚀沟立体综合治理模式 第6章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及其生态效应
6.1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立地类型划分原则与标准
6.2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立地分类
6.3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造林树种选择
6.4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抗旱造林技术
6.5 水土保持林体系的林分配置模式
6.6 水土保持林体系植物-土壤水分关系
6.7 水土保持林体系生态效益 第7章 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保育
7.1 植被恢复的目标
7.2 植被恢复的途径
7.3 植被恢复的生态条件
7.4 乡土树草种在植被恢复中的地位
7.5 人工恢复植被技术
7.6 人工植被恢复的效果
7.7 自然植被恢复
7.8 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8章 人工草地的建设及高效可持续利用
8.1 人工草地建设技术
8.2 旱作苜蓿地土壤水分与物理性质
8.3 旱作苜蓿地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
8.4 人工草地高效可持续利用
8.5 人工草地的经济效益 第9章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态产业开发及效益
9.1 发展生态产业的目的及意义
9.2 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9.3 农业生态优势产业的选择与发展方向
9.4 生态产业的集成优化
9.5 生态产业发展的支撑技术
9.6 生态产业开发示范的效益 第10章 庭院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及效益
10.1 庭院生态农业的概念、内涵与发展前景
10.2 庭院经营结构类型划分
10.3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家庭经营结构的影响
10.4 家庭经营结构的能流、价值流变化
10.5 庭院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10.6 庭院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技术
10.7 庭院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效益分析 第11章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管理与运行
11.1 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
11.2 生态系统管理框架构建与分析
11.3 多元化主体参与的生态系统管理运行模式
11.4 生态系统管理监测和评价
11.5 生态系统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第12章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试验示范区建设综合效益评价
12.1 中庄试验示范区建设效果评价
12.2 河川试验示范区建设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