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技术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技术》中内容多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并较好地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体现了理论体系和工程应用的结合。本书共14章,内容涵盖了污泥减量技术的各方面,包括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和来源及处理处置成本;污泥减量技术的应用原则及机理;各种污泥减量技术的特点、工艺流程、优缺点及依托技术;当前应用最广泛和最具前景的污泥减量技术及各项技术的性能对比。
目录
译者序
原著序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组成和来源
2.1 引言
2.2 污泥的组成
2.3 污泥产量
2.4 典型产泥数据
第3章 目前重要地区污泥处置技术及成本
3.1 引言
3.2 污泥处理处置总费用
第4章 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技术基本原理
4.1 引言
4.2 胞溶和隐性生长
4.3 解偶联代谢
4.4 内源代谢
4.5 生物捕食
4.6 改善惰性固体的生物可降解性
4.7 水热氧化技术
第5章 污水处理工艺中的污泥减量技术综述
5.1 添加酶制剂的酶水解技术
5.2 高温微生物的酶水解技术(高温好氧反应器)
5.3 机械破解
5.4 超声波破解技术
5.5 热解处理
5.6 化学和热化学水解
5.7 臭氧氧化技术
5.8 强氧化剂氧化技术
5.9 电处理
5.10 投加化学解偶联剂
5.11 侧流厌氧生物反应器(室温)
5.12 延时曝气工艺
5.13 膜生物反应器
5.14 颗粒污泥
5.15 微生物捕食
第6章 污泥处理工艺中污泥减量技术概述
6.1 添加酶制剂的酶水解技术
6.2 机械破解
6.3 超声波破解技术
6.4 热解处理
6.5 微波处理
6.6 化学和热化学水解
6.7 臭氧氧化技术
6.8 强氧化剂氧化技术(除臭氧外)
6.9 电处理
6.10 好氧消化
6.11 交替好氧/缺氧/厌氧消化
6.12 两相消化
6.13 自热高温好氧消化
6.14 厌氧消化
6.15 高温厌氧消化
6.16 微生物捕食
6.17 湿式空气氧化技术
6.18 超临界水热氧化技术
第7章 污泥减量技术效率的评估程序
7.1 引言
7.2 COD和TSS的溶解
7.3 分解度
7.4 呼吸计量法评估生物的可降解性能
7.5 NUR测试评估反硝化作用的速率
7.6 沼气产量评估厌氧生物可降解性能
7.7 细菌灭活
7.8 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影响
7.9 最大产率系数、表观生物量产率系数和表观污泥产率系数
7.10 污泥减量技术的评估
7.11 处理频率
7.12 污泥的物理特性
第8章 生物处理
8.1 引言
8.2 污泥好氧和厌氧消化最新研究成果
8.3 好氧/缺氧/厌氧条件对异养最大产率系数的影响
8.4 侧流厌氧反应器(环境温度)
8.5 高温厌氧消化
8.6 高温好氧反应器
8.7 外加酶的酶水解作用
8.8 添加化学新陈代谢解偶联剂
8.9 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的捕食作用
8.10 延时曝气系统
8.11 膜生物反应器(MBR)
8.12 颗粒污泥处理系统
第9章 机械破解
9.1 引言
9.2 机械破解设备的类型
9.3 污泥破解所需的能量强度
9.4 溶胞-浓缩离心机
9.5 转动球磨机
9.6 高压均质器
9.7 高压喷射碰撞系统
9.8 转子-定子破解系统
9.9 机械破解技术的综合比较
第1章 超声破解
10.1 引言
10.2 超声破解系统类型和设备
10.3 超声处理能量评估
10.4 超声频率的影响
10.5 COD的溶解率
10.6 超声破解对微生物的影响
10.7 超声破解对污泥沉降、脱水性能的影响
10.8 超声破解和污水处理组合工艺
10.9 超声破解和污泥处理组合工艺
第11章 热处理
11.1 引言
11.2 COD溶解性
11.3 生物降解能力的提高
11.4 氮磷的溶解作用
11.5 微生物的影响
11.6 污泥沉降性和脱水性的影响
11.7 生物处理与热处理的集成
11.8 微波处理
第12章 化学和热化学处理
12.1 引言
12.2 酸、碱试剂种类
12.3 COD溶解率
12.4 氮、磷溶解性
12.5 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12.6 热化学处理与污水处理工艺的集成
12.7 热化学处理与污泥处理的集成
第13章 臭氧化作用
13.1 引言
13.2 臭氧工艺中的参数
13.3 臭氧反应器结构
13.4 臭氧投量的确定
13.5 颗粒物矿化的作用
13.6 COD溶解,TSS分解
13.7 氮、磷的溶解
13.8 臭氧化与生物处理组合工艺
13.9 臭氧化与污水处理组合工艺
13.10 污泥与臭氧化处理的组合工艺
第14章 污泥减量化技术性能比较
14.1 引言
14.2 COD溶解性的比较
14.3 破解程度的比较
14.4 污泥减量化的比较
14.5 影响比较
14.6 安装/操作方面的比较
参考文献
附录A 厌氧消化工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