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会运动视域下的中国网络环保行动研究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新颖之处有以下几点:其一,聚焦重大环境群体性事件,但不限于环境保护(以下简称环保)层面讨论问题。本书研究的张力体现在,没有将PX事件视作单纯的环保事件,而是从环保、传播、社会与政治的复杂互动中加以考察,充分揭示了事件本身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环保行动”实质是“环保维权行动”的论点,这个想法是相当敏锐的,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当前社会运动的基本特点。其二,对事件进行中观分析,尤其重视在中国当前的社会、政治背景下理解事件。本书尽管参考了西方新社会运动的理论,但并没有套用其理论去生硬地解读中国现实问题,而是立足于网络文本,分析中国网络行动不同于西方的特点。作者认为,中国网络行动尽管也体现了运动的“文化或建构主义转向”,但并不彻底;事件带来的中国语境下的“亚政治”,介于“解放政治”与“生活政治”之间。这些看法是发人深思的。其三,以“地方—中央”的视角,检视网络传播与国家结构、地方政治的复杂关系。根据作者的研究,PX事件中绝大部分民众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央政府的基本方针、政策,只是对某些地方政府的具体举措不满,从而试图通过行动将改革的希望越级上传给中央政府。这种复杂的社会心理在当前中国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其四,不是孤立地看待一次次的PX项目事件,而是以变化、发展的眼光对事件进行连续性的考察。本书研究的不是孤立的三个个案,也不是一个案例,而是对三地的案例进行有比较、有综合的分析。这种学术思考的方式是非常有价值的。作为本书作者的硕士和博士生导师,我见证了作者自2007年以来对中国网络环保行动的长期追踪研究。本书展现了作者扎实的学术素养、灵动的创新思维,以及潜在的学术能力。本书涉及的研究议题具有巨大的拓展空间,比如,如何理解传播与社会关系的重构;网络化逻辑怎样嵌入当前的中国社会结构中;新媒体传播在哪些层面颠覆了既有的传播学研究范式,等等。这些问题有待作者也包括更多的传播学者给予有力的阐释。
目录
序
前言 生态文明的网络躁动
第一章 犘犡的发端:网络催生运动
第一节 环保运动面临的决定因素是“对大众媒介的依赖”
一、作为新社会运动的环保
二、组织与运动
三、运动与媒介
四、国家-社会视域中传媒介入运动的意义
第二节 网络在“第三领域”中扮演着传统媒体无法替代的角色
一、网络传播:跨地域动员的必要与可能
二、体制内传统媒体的有限效果
三、网络与传统媒体的媒介间议程设置
第二章 作为政治的环保:犘犡事件中环保运动主体的网络建构
第一节 “我们是谁”:三地PX事件中网络建构的行动主体
一、网络建构的“我们”
二、从“他们是谁”进一步明确“我们”
三、网络建构的“想象共同体”
第二节 “我们跟谁说”:易中天博客上厦门PX项目事件网友评论的文本分析
一、求助与哗然:易中天博客关于PX项目事件的网友评论
二、何谓“公共知识分子”:易中天博客上厦门PX项目事件网友评论的公众意识
三、以“厦门市民”之名:易中天博客上厦门PX项目事件网友评论的地方共同体意识
第三节 “我们听谁的”:厦门PX项目事件中连岳博客文本分析
一、从自由撰稿人到意见领袖:网络制造的PX英雄
二、从市民到公民:连岳博文关于“我们”的话语策略
三、从环保到维权:连岳博文关于“目标”的话语策略
四、体制内的抗争:连岳博文关于“行动”的话语策略
第三章 从线上到线下:网络环保行动的升级
第一节 厦门、大连、宁波三地PX项目事件的升级
一、手机与网络推波助澜:厦门PX项目事件的升级
二、央视与网民互动:大连PX项目事件的升级
三、拆迁与环保的共谋:宁波PX项目事件的升级
第二节 从传播到政治:PX事件升级的意义扩张
一、网络媒介的社会化:环保行动意义扩张的传播前提
二、从媒介到社会:环保名义下的网络言论扩张
三、从媒介到政治:以运动表达意见
第三节 环保行动升级的中观特色
一、体制内的行动方式
二、微妙的体制介入
第四章 犘犡事件的影响:中国语境下的“亚政治”
第一节 中国语境下PX事件的政治影响
一、PX项目的搬迁或下马是否意味着市民运动的胜利
二、一次次PX项目事件复制的是什么
三、以结构化理论审视PX事件的政治影响
四、PX事件推动网民培育政治理性
第二节 中国语境下的“亚政治”
一、不等同于西方“生活政治”的“亚政治”
二、中国语境下“亚政治”的中观分析
三、作为“国家政治”补充的“亚政治”
四、PX事件与“亚政治”的民主参与
第五章 网络亚政治与协商民主
第一节 PX事件中的网络亚政治
一、制度性失语:网络亚政治的环境
二、网络意见领袖:网络亚政治的引导力量
三、自由平等:网络亚政治的核心理念
第二节 网络亚政治的传播意义
一、传统媒体的异化
二、反控制的网络传播
第三节 发挥网络亚政治促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作用
一、传播应体现民主的本意
二、网络是一种民主的选择
三、以网络行动接近理想化民主的尝试
四、通过网络传播促进协商民主的设想
五、从协商民主视角探索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方式
结语 新社会运动中的传播、社会与政治
一、本书的基本理念:作为社会交往形式、政治社会基础的传播
二、本书的逻辑线索:从传播革命到社会与政治革命
三、研究的可能方向:传播何以促进社会发展、政治建设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