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土壤地下水有机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复杂性以及难治理等特点。为了有效防治污染问题,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书根据多年在土壤地下水修复领域的研究实践,将污染调查、污染物迁移传递机理与修复技术原理与应用有机结合。系统阐述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状况及其来源;场地评估和修复调查方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的迁移与转换规律;不饱和区土壤的修复技术原理与应用;地下水的修复技术原理与应用;土壤和地下水联合修复技术;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效果检验与评价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模型、技术方法特点及应用。本书内容涉及环境工程、化学工程、土壤科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以及生物技术与工程等多领域。书中既有经典理论内容,也有编者多年来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土壤与地下水环境
1.1.1 土壤环境的基本特征
1.1.2 地下水环境基本特征
1.2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及其来源
1.2.1 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污染的基本特点
1.2.2 污染来源
1.3 我国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状况
1.3.1 土壤污染环境效应
1.3.2 土壤污染的生态危害
1.3.3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问题
1.3.4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
1.4 中国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及其治理现存问题
1.5 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章 场址(场地)评估和修复调查
2.1 范围与基本概念
2.1.1 污染场地概述
2.1.2 有机污染物简介
2.2 场地评估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2.2.1 场地评估的基本内容
2.2.2 场地评估的基本框架
2.3 初步评估
2.3.1 场地历史
2.3.2 场地级别
2.3.3 污染物定性
2.3.4 污染受害群体
2.4 评估与修复检验的取样与监测
2.4.1 渗流区土壤取样与监测
2.4.2 地下水取样与监测
2.4.3 地表水取样与监测
2.4.4 数据质量控制
2.5 综合评估
2.5.1 生态风险评估
2.5.2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
第3章 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迁移过程
3.1 污染物的迁移方式
3.1.1 机械迁移
3.1.2 物理-化学迁移
3.1.3 生物性迁移
3.2 污染物的迁移及转化过程
3.2.1 挥发与溶解
3.2.2 吸附与解吸
3.2.3 化学反应
3.2.4 生物作用
3.3 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的流体力学
3.3.1 土壤、含水层及地下水
3.3.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3.3.3 多孔介质
3.3.4 流体
3.4 多孔介质中流体的运动过程
3.4.1 渗流
3.4.2 流体流动的描述方法
3.4.3 多孔介质渗流的基本定律——Darcy定律
3.4.4 Darcy定律的适用范围
3.4.5 Darcy定律的推广
3.4.6 非线性运动方程
3.5 多孔介质中溶质的运移过程
3.5.1 对流迁移
3.5.2 扩散迁移
3.5.3 机械弥散
3.5.4 水动力弥散
3.5.5 多孔介质中溶质运移的理想模型
3.6 污染物迁移的数值模拟
3.6.1 模型的建立
3.6.2 数值方法
3.6.3 流体的数值计算模型
3.6.4 模拟软件及其模块
参考文献
第4章 非饱和区土壤修复
4.1 非饱和区土壤修复概述及发展趋势
4.1.1 非饱和区土壤修复技术概述
4.1.2 非饱和区土壤修复发展趋势
4.2 物理化学修复法
4.2.1 土壤气相抽提
4.2.2 原位热脱附
4.2.3 异位热脱附
4.2.4 土壤淋洗
4.2.5 溶剂萃取
4.2.6 原位化学氧化
4.2.7 机械力化学修复
4.2.8 土壤固化/稳定化
4.2.9 土壤焚烧
4.3 微生物修复法
4.3.1 生物通风
4.3.2 微生物共代谢作用
4.3.3 土壤耕作
4.3.4 生物堆
4.3.5 生物反应器
4.4 植物修复法
4.4.1 植物修复基本概念
4.4.2 植物修复有机物污染环境的基本原理
4.4.3 植物修复类型
4.4.4 有机污染物的植物降解机理
4.4.5 植物修复优缺点
4.4.6 植物修复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与应用
4.4.7 植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在实际工程中应考虑的因素
4.4.8 植物修复技术的展望
4.5 联合修复法
参考文献
第5章 地下水污染修复
5.1 地下水污染修复概述及发展趋势
5.1.1 地下水资源现状及污染状况
5.1.2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概述
5.1.3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发展趋势
5.2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5.2.1 原位曝气
5.2.2 原位生物修复技术
5.2.3 可渗透反应格栅
5.2.4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
5.2.5 抽出-处理技术
5.2.6 自然衰减修复技术
5.2.7 土壤-地下水联合修复技术
5.3 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
参考文献
第6章 土壤和地下水修复系统的地上处理技术
6.1 热处理技术
6.1.1 热氧化
6.1.2 催化氧化
6.1.3 其他热处理法
6.1.4 热处理应用及费用
6.2 吸附处理法
6.2.1 活性炭吸附系统
6.2.2 沸石吸附系统
6.2.3 高分子吸附系统
6.2.4 吸附再生技术
6.3 生物处理法
6.3.1 生物法处理工艺介绍
6.3.2 生物法降解动力学
6.3.3 生物过滤池的设计
6.3.4 生物法技术的存在问题与发展
6.4 溶剂吸收法
6.4.1 吸收法工艺流程介绍
6.4.2 吸收法工程化应用
6.5 其他分离方法
6.5.1 膜分离法
6.5.2 光解和光催化法
6.5.3 等离子法
6.5.4 压缩冷凝处理法
参考文献
第7章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效果检验与评价
7.1 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效果检验和评价标准的目的与作用
7.2 国内外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基准制定
7.2.1 评价标准的基本内容
7.2.2 评价标准的制定程序与基本方法
7.2.3 评价标准的检验与修订
7.3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基准与标准
7.3.1 概述
7.3.2 美国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基准与标准
7.3.3 英国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基准与标准
7.3.4 日本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基准与标准
7.3.5 法国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基准与标准
7.3.6 加拿大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基准与标准
7.3.7 荷兰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基准与标准
7.3.8 澳大利亚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基准与标准
7.3.9 丹麦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基准与标准
7.4 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生态学评价
7.4.1 污染土壤修复生态学评价方法
7.4.2 土壤修复生态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7.5 我国修复基准及评价方法的现状
7.5.1 技术局限性及问题
7.5.2 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