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准确定位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旨在通过对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进行系统考察,批判性地分析其是非得失,对其进行反思和超越,进而对中国的生态现代化(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形成一定的启示。
目录
\第一章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视野/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选择/
(一)生态文明的战略构想/
(二)生态文明的科学涵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一)生态文明的理论地位/
(二)生态文明的实践地位/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坐标/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开放眼光/
第二章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兴起背景/
一、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兴起的现实背景/
(一)资本逻辑的普遍支配/
(二)生态危机的全球扩散/
二、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兴起的理论背景/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具体发展/
(二)风险社会理论的内涵延伸/
(三)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论争/
三、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兴起的实践背景/
(一)环境运动的积极推进/
(二)环境变革的深入开展/ 第三章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历史进程/
一、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萌芽期/
(一)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萌芽期的时代背景/
(二)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萌芽期的主要人物/
(三)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萌芽期的主要观点/
(四)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萌芽期的基本特征/
二、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论证期/
(一)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论证期的时代背景/
(二)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论证期的主要人物/
(三)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论证期的主要观点/
(四)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论证期的基本特征/
三、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扩展期/
(一)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扩展期的时代背景/
(二)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扩展期的主要人物/
(三)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扩展期的主要观点/
(四)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扩展期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话语框架/
一、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假设/
(一)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功能/
(二)环境保护的“正和博弈”性质/
(三)社会主体的科学文化意识/
二、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基本主张/
(一)推动技术创新/
(二)重视市场主体/
(三)强调政府作用/
(四)突出市民社会/
(五)关注生态理性/
(六)促进生态转型(环境变革)/
三、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未来课题/
(一)从生产到消费的转变/
(二)从技术到政策的转变/
(三)从西方到全球的转变/
第五章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是非得失/
一、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合理性/
(一)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学者的自我评价/
(二)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积极意义/
二、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遭遇的批评/
(一)生态社会主义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批评/
(二)其他理论流派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批评/
三、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理论困境/
(一)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理论矛盾/
(二)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发展瓶颈/
第六章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超越之路/
一、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对中国的考察/
(一)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政治现代化机制/
(二)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经济行为主体/
(三)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市民社会主体/
(四)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国际一体化环境/
二、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社会制度选择/
(一)资本主义生态现代化道路的超越/
(二)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三)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三、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现实选择路径/
(一)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二)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经济支撑/
(三)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社会条件/
(四)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国际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