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改变地勘 信息风云下的前沿探索与实践
作者:宋震,吴龙华,陈剑,周超 编著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华东有色三年来地质找矿业务信息化建设经验与成果的总结,共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上篇——地质找矿理念的创新:从定性到定量”,主要总结我国传统地勘单位地质找矿工作方式中的问题,提出通过智慧勘探系统研发实现地质找矿信息化、定量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地质找矿效率的主题思想。同时,对国内外现有的找矿定量分析理论以及支撑上述理论的信息技术方法等进行回归和分析。 “中篇——地质找矿工作模式的创新:从手工到智能”,提出地勘单位地质找矿工作信息化、定量化、智能化实现思路与智慧勘探系统设计方案。对其中涉及的野外地质数据动态回传、实时处理与远程指导,地质三维建模与可视化分析,矿床资源储量标准估算与预可研,地质找矿智能化分析及定量预测等关键技术进行原理分析及详细设计。 “下篇——创新理念与模式的实施:从研发到应用”,从实例出发,系统讲述了智慧勘探系统在安徽马头铜钼矿区深部找矿、福建尤溪丁家山铅锌矿床深部资源定量预测、云南播卡铜矿资源潜力评价等地质找矿工作中取得的应用效果。
目录
前言
上篇 地质找矿理念的创新:从定性到定量
1 绪论
1.1 我国传统矿产勘查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2 国内地质工作信息化现状分析
1.2.1 我国公益性地质工作信息化研究进展概述
1.2.2 我国地质勘查信息系统建设概述
1.3 “智慧勘探”助推地勘单位地质找矿能力提升
1.4 小结
2 国内外定量找矿理论与方法
2.1 矿产资源定量评价理论
2.1.1 “三部式”矿产资源评价方法
2.1.2 “三联式”数字找矿方法
2.1.3 基于“奇异性—多重分形”的非线性找矿方法
2.2 地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2.2.1 矿产资源潜力区的概念
2.2.2 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地学信息
2.2.3 信息关联和转换
2.2.4 信息量化与集成
2.2.5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2.3 小结
3 国内外支撑定量分析的信息技术
3.1 地质信息集成管理技术
3.1.1 地质资料分类
3.1.2 地质资料数字标准化总体路线
3.1.3 地质资料数据库分层结构
3.2 地质数据处理与成果编制技术
3.2.1 单工程矿体圈定
3.2.2 剖面矿体连接
3.2.3 基于传统方法的资源储量估算
3.2.4 基于三维块体模型的资源储量估算
3.2.5 地质成果自动化编制
3.3 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技术
3.3.1 勘查(探)工程建模
3.3.2 三维地质建模
3.3.3 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分析
3.4 小结
中篇 地质找矿工作模式的创新:从手工到智能
4 地质找矿全流程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
4.1 智慧勘探系统总体架构
4.2 智慧勘探系统特点
4.3 系统功能与工作机制
4.3.1 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4.3.2 地质数据综合管理系统
4.3.3 地质找矿业务综合服务系统
4.4 小结
5 地质数据野外动态采集、实时处理与远程指导
5.1 野外地质资料的数字化采集技术
5.1.1 侧重于数据管理与处理的软件
5.1.2 涉及野外数据采集的软件
5.2 基于手持智能终端的野外数据动态采集过程
5.2.1 野外数据采集系统总体架构
5.2.2 野外地质数据的标准化采集
5.2.3 野外采集资料的远程回传与人员定位
5.2.4 地质研究成果的实时反馈与远程指导
5.3 小结
6 地质三维建模与可视化分析
6.1 面向地质矿产勘查的数字矿床建模技术
6.1.1 数字矿床建模流程
6.1.2 单工程矿体圈定
6.1.3 基于语义识别的矿体剖面自动连接
6.1.4 矿体空间模型的建立
6.1.5 矿体属性模型的建立
6.2 矿床资源储量的标准化统计
6.2.1 传统法矿床资源储量的标准化统计
6.2.2 克里格法矿床资源储量的标准化统计
6.3 矿区预可行性研究定量评价
6.3.1 矿区预可行性定量化研究评价技术
6.3.2 矿区预可行性定量化评价流程
6.3.3 矿区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自动化生成
6.4 小结
7 地质统计学矿床资源储量估算技术
7.1 品位数据的预处理
7.1.1 区域化变量选择
7.1.2 特高品位的处理
7.1.3 不同性质样品的处理
7.1.4 缺失样品的处理
7.1.5 样品的组合及统计分布特征
7.2 实验变异函数计算
7.2.1 变异函数的定义
7.2.2 变异函数的性质
7.2.3 引起区域化变量之间品位变异的因素
7.2.4 影响实验变异函数的因素
7.3 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
7.3.1 常用的变异函数拟合模型
7.3.2 变异函数结构套合的方法
7.4 矿床品位的克里格模拟
7.4.1 普通克里格法
7.4.2 指示克里格法
7.4.3 评价模型精确度的指标
7.5 小结
8 地质找矿智能化分析及定量预测
8.1 矿床智能化分析与预测总体实现思路
8.2 综合控矿地质模型构建方法
8.3 控矿地质因素的定量提取技术
8.3.1 地质控矿要素定量提取的主要思想
8.3.2 地质控矿要素定量提取流程设计
8.4 矿床成因智能化分析
8.4.1 矿床成因智能化分析的关键技术
8.4.2 矿床模式认知库建设的主要思路
8.4.3 矿床模式认知库地质成矿要素的分类
8.5 深部矿床资源的定量预测评价
8.5.1 矿化空间分析的目的
8.5.2 隐伏矿体立体定量评价模型
8.6 小结
下篇 创新理念与模式的实施:从研发到应用
9 “智慧勘探”应用案例1:安徽池州马头铜钼矿深部找矿
9.1 区域与矿区地质概述
9.1.1 区域地质背景
9.1.2 矿床地质特征
9.2 矿区地质勘探数据库构建
9.2.1 勘查区地形地质数据
9.2.2 物化探资料处理
9.2.3 地质勘探资料处理
9.3 数字矿床模型构建
9.3.1 主要建模流程
9.3.2 控矿地质模型
9.3.3 下冲矿段钼矿体三维模型
9.4 数字矿床模型成果应用
9.4.1 马头铜钼矿区钼空间品位分布模拟
9.4.2 基于证据权法的地质找矿辅助评价
9.4.3 三维勘探辅助设计技术在本矿区的应用
9.5 小结
10 “智慧勘探”应用案例2:福建尤溪丁家山铅锌矿床深部资源定量预测
10.1 区域与矿区地质概述
10.1.1 区域地质概述
10.1.2 矿田地质构造
10.1.3 矿区地质概况
10.1.4 矿床地质特征
10.2 矿床控矿条件分析
10.2.1 矿床成因分析
10.2.2 找矿标志分析
10.3 矿区找矿概念模型构建
10.3.1 各地质要素与成矿之间的关系
10.3.2 矿体定位规律与定位预测概念模型
10.4 矿区空间地质数据库构建
10.4.1 地质资料的标准数字编码
10.4.2 地质勘探工程的数字化
10.4.3 空间地质数据库构建
10.5 矿床三维地质建模
10.5.1 面向业务的地质矿产三维建模流程
10.5.2 矿区三维勘探工程模型构建
10.5.3 矿区三维地形地质模型构建
10.5.4 矿区三维铅锌矿体实体模型构建
10.5.5 矿区三维地层模型构建
10.5.6 矿区断层模型的构建
10.5.7 地质界面模型的建立
10.6 矿床空间品位分布模拟
10.6.1 矿床分布特征
10.6.2 三维地质模型块体化
10.6.3 Pb-Zn品位的空间模拟
10.6.4 Pb-Zn品位分布的空间拟合
10.7 矿床控矿因素定量分析
10.7.1 矿床控矿因素分析研究区定义
10.7.2 控矿模型定量评价
10.7.3 控矿评价模型构建
10.8 矿床深部定量预测
10.8.1 矿床深部预测研究区定义
10.8.2 矿床深部定量预测
10.8.3 预测成果及统计
10.8.4 预测结果统计
10.8.5 预测成果图件自动化编制
10.9 小结
11 “智慧勘探”应用案例3:云南东川人占石铜矿床深部资源潜力评价
11.1 矿区地质概况
11.1.1 矿区地层特征
11.1.2 构造特征
11.1.3 岩浆岩
11.2 矿床地质特征
11.2.1 控矿构造
11.2.2 矿体特征
11.2.3 成矿规律
11.3 三维数字矿床构建
11.3.1 基础数据处理
11.3.2 地形地质模型
11.3.3 勘探工程模型
11.3.4 矿区地层模型
11.3.5 矿区构造模型
11.3.6 矿区主要岩体模型
11.3.7 铜矿体模型
11.4 找矿数字模型构建与分析
11.4.1 找矿概念模型构建
11.4.2 成矿信息三维可视化分析
11.5 矿产资源三维预测与评价
11.5.1 预测模型的建立
11.5.2 三维证据权预测
11.5.3 远景区圈定
11.6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