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兔兔,学习、交流 分享 !

返回首页 |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全72册) 柏杨 2020年版

收藏
  • 大小:257.38 MB
  • 语言:中文版
  • 格式: PDF文档
  • 阅读软件: Adobe Reader
资源简介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全72册) 柏杨 2020年版
柏杨序
我一直抱着把《资治通鉴》译成现代语文的心愿,而今得以实现,非常兴奋。因为,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中,事实上只有两部史籍,才是最有价值的著作,一是司马迁的《史记》,另一就是司马光的这部《资治通鉴》。
司马光在十一世纪宋王朝时,领导保守党(旧党),跟以王安石为首的革新党(新党)对抗,双方都曾一度失势。就在保守党一度失势期间,司马光完成这部巨著。
《资治通鉴》本是一部长达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久的中国中古时代编年史,包括中国历史上最混乱和最苦难的四个时代:
战国时代   前四八〇—前二二一年
三国时代   二二〇—二八〇年
大分裂时代  三〇四—五八九年
小分裂时代  九〇七—九五九年
司马光以无比的魄力和高瞻远瞩,而他的编辑群更都是知识渊博的史学专家,所以能使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紊乱如麻的史迹,得以条理分明地呈现于世。连同编年史的始祖《春秋》在内,中国还没有出现比它更明晰更精确的史籍。
因为作者的保守立场,有人曾怀疑《资治通鉴》是不是值得尊敬,更有人把《资治通鉴》比作为“驯服术”,指控它专供统治阶层之用。然而伟大的文化产品,功能是多方面的,史观可能无法使每一个人同意,但史料却是严肃的,司马光已为我们留下宝藏。何况,司马光处理史料时,只把他的主观见解表现在“司马光曰”篇幅中。假使没有司马光,史料失散,即令今天的专业历史学者,具备司马光当时所具备的条件,也无能为力。
宋王朝六任帝赵顼把它命名为《资治通鉴》,实是佛头着粪之举,使一部史书,变成一部政治学问——帝王的镜子。但我们却感谢他的命名和他所写的那篇序文,那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和最传奇的一篇序文。当革新党当权,下令查禁《资治通鉴》时,有人警告说,那将是向皇帝挑战,才惶然而止。不过,虽然它自认为和被认为是帝王的镜子,事实上,却很少帝王从这面镜子中获益。明王朝皇帝每天清晨,都要研读它,但明王朝的皇帝群,却一蟹不如一蟹。盖权力固可使人发疯,权力同时也可使人愚不可及,以致看不见镜子,或虽看见镜子,却觉得镜子里的丑陋映象,原来美如天仙。所以,《资治通鉴》与其说是帝王的镜子,毋宁说是人民的镜子。通过《资治通鉴》,可看出我们所处的历史位置和面对的祸福命运,也可看出统治阶层的心态和行事轨迹,用来作为对他们的评鉴标准。好比说,从王朝的嬗递、革命的频起,我们至少了解,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没有民主思想。人民最奢侈的盼望,不过出现圣君贤相。而如何出现圣君贤相,传统的方法,是依靠他们的自我克制——品德。这就遇到困难,盖只有另一个权力制衡,才能使人循规蹈矩。品德绝不可恃,因为,权力可以败坏品德。可恃的只有民主制度,偏偏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改朝换代,都缺少这种思想作为最高指导原则,以致一直在循环砍杀,不能遏止。
我们并不认为民主是万能灵丹,文化和传统不是一棵大树,而是一
条大河,政治的和军事的力量,都无法把它拦腰斩断。《资治通鉴》上
各式各样行为模子,迄今仍然不断地浇出同类的产品。不细读《资治通
鉴》,要想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了解中国政治,以及展望中国前
途,根本不可能。
《资治通鉴》原本用的是十一世纪知识分子使用的文言文,对二十
世纪以降的现代人讲起来,已显得过度生涩艰深。从前,人们生活内容
单纯,知识分子可以把全部生命,投入经史。而今社会节奏快得像一列
狂奔的火车,人们连翻查工具的时间,都付阙如。假使再没有现代语文
本问世,价值连城的《资治通鉴》,将有尘封的厄运。
翻译上最大的困难约有三点:一是地名,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勇于更
改地名的民族,古地何在?好像都在云端。二是官名,历代官职名称,
奇异怪诞,往往匪夷所思。三是时间,“年”不写“年”,而写“著雍摄提
格”,“日”不写“日”,而写“甲子乙丑”。我们的方案是:地名仍用古地
名,夹注今地名,而另行绘制地图,越详细越好,使历史人物,生活在
实际舞台之上。官名则全用现代人所了解的称谓,夹注原称,盖必须如
此,才能确知它的权力关系。至于“年”,我们使用公元。只有公元才可
显现时间距离,不但不再沾惹“著雍摄提格”,连年号也作为配件,摆脱
争执最烈的“正朔”困扰。至于“日”,我们使用数字,摆脱“甲子乙丑”。
我们自誓是,不但忠于原文,要译出一部可以代替古文的《资治通
鉴》,还要发挥神韵,使它简单清楚,不依靠任何工具书,都可畅读。
翻译工作直到今年(一九八三年),才获实现。因为远流出版公司在
《牛津大字典》的澳洲版上,得到启示。澳洲购买了该字典的文字版权
后,因为分量太多,成本太昂,就分期发行,每月出版一册——即一个
字母,以两年余的时间,全部出齐。这是一项大胆的尝试,并幸运地获
得空前成功。虽然有人担心中文读者会不会有英文读者的企图心,但我
们具有信心。决定也每月出版一册,以三年为暂定时限,全部完成。我
不敢保证译文没有差错,但我却敢保证,决不是把“曰”译成“说”的白话
文。
这篇序文写于第一册完稿之后,在翻译过程中,发现把死文字变成
活文字,而又要保存死文字的原意,有时比新的创作,还要困难。而文
言文最大的特征是,没有主词,往往前言不照后语,前言在东,后语忽
然在西,难以连贯。典故堆砌,意义更容易混淆。以及地名今注,官名
今译,全都费尽思考。几乎每一行都有一个地雷,不清除便不能前进一
步。而彻底解决,时间又不允许——有些问题可能要聚讼累年。但我仍
继续下去,孜孜不息,竭尽全力。
是为序。
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五日于台北
秦风汉雨
后汉兴亡
魏晋纷争
南北分立
乱世烽烟
贞观之治
安史之乱
晚唐暮景
五代十国
战国时代
柏杨序
柏杨再序
赵顼序
司马光进呈《资治通鉴》表
导读
公元前五世纪
九〇年代(前四〇三—前四〇一年)
公元前四世纪
最初十年(前四〇〇—前三九一年)
第二个十年(前三九〇—前三八一年)
二〇年代(前三八〇—前三七一年)
三〇年代(前三七〇—前三六一年)
四〇年代(前三六〇—前三五一年)
五〇年代(前三五〇—前三四一年)
六〇年代(前三四〇—前三三一年)
七〇年代(前三三〇—前三二一年)
八〇年代(前三二〇—前三一一年)
九〇年代(前三一〇—前三〇一年)
公元前三世纪
最初十年(前三〇〇—前二九一年)
吞并六国
导读
一〇年代(前二九〇—前二八一年)
二〇年代(前二八〇—前二七一年)
三〇年代(前二七〇—前二六一年)
四〇年代(前二六〇—前二五一年)
五〇年代(前二五〇—前二四一年)
六〇年代(前二四〇—前二三一年)
七〇年代(前二三〇—前二二一年)
八〇年代(前二二〇—前二一一年)
楚汉相争
导读
九〇年代(前二一〇—前二〇一年)
匈奴崛起
导读
公元前二世纪
最初十年(前二〇〇—前一九一年)
第二个十年(前一九〇—前一八一年)
二〇年代(前一八〇—前一七一年)
三〇年代(前一七〇—前一六一年)
黄老之治
导读
四〇年代(前一六〇—前一五一年)
五〇年代(前一五〇—前一四一年)
六〇年代(前一四〇—前一三一年)
七〇年代(前一三〇—前一二一年)
开疆拓土
导读
八〇年代(前一二〇—前一一一年)
九〇年代(前一一〇—前一〇一年)
公元前一世纪
最初十年(前一〇〇—前九一年)
宫廷斗争
导读
第二个十年(前九〇—前八一年)
二〇年代(前八〇—前七一年)
三〇年代(前七〇—前六一年)
万里诛杀
导读
四〇年代(前六〇—前五一年)
五〇年代(前五〇—前四一年)
六〇年代(前四〇—前三一年)
七〇年代(前三〇—前二一年)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