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上下册)
出版时间:2003
丛编项: 朗朗书房
内容简介
全国三十多位实力派精英学者,以“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史学——纪念粱启超《新史学》发表一百周年”为论域,从各自学科及研究的学术主题出发,对当下或历史中国的现代性、地方性知识、后现代等命题进行阐发,微言大义,很好地反映了多学科交叉背景下的中国历史学研究现状,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对今后史学研究的探索大有裨益。作者简介:杨念群,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史和中国思想史。主要著作有《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杨念群自选集》、《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篇》(主编)、《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主编)、《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合译有巴林顿·摩尔的《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等,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季刊》、《读书》、《学术思想评论》和《近代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黄兴涛,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方向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西文化关系史;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等问题。曾出版《文化史的视野》.《文化怪杰辜鸿铭》、《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等专著,主编《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译丛和《文化名门世家丛书》;现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新名词的形成、传播与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毛丹,现为浙江大学社会思想与文化批评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浙江大学政治学理论硕士点学科负责人。近十年来主要从事思想史、村庄史、农村政治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国家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等多项研究课题;著有《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浙江尖山下村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秩序与意义》等。
目录
序言
一、史学的社会科学化:路径与限度
贺照田 从殷海光晚年史学思想的转变看引社会科学治史思路的限度
孙 歌 关于现代史书写的基本问题
——日本现代知识界“昭和史论争”的启示(简稿)
黄克武 百年以后当思我:梁启超史学思想的再反省
王铭铭 “在历史的垃圾箱中”
——人类学是什么样的历史学?
陈平原 “元气淋漓”与“绝大文字”
——梁启超及“史界革命”的另一面
杨念群 “理论旅行”状态下的中国史研究
——一种学术问题史的解读与梳理
二、地方性知识与普遍性知识
赵汀阳 历史知识是否能够从地方的变成普遍的?
汪 晖 亚洲想像的谱系:亚洲、帝国与民族—国家
赵丙祥 神给的礼物和给神的礼物:“礼物”作为历史研究之一般概念的可能性
三、历史书写与历史记忆
四、文化史的新探索
五、社会史研究:方法的自觉与反思
六、史学与法学视角的互渗
七、后现代史学与身体政治、医疗史研究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