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 第二版
作者:黄志辉 主编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12章,主要包括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两个部分的基础知识。模具设计部分主要由冷冲模设计和注塑模设计组成。其中第1章至第6章是冷冲模设计部分,内容包括冲裁、弯曲、引伸、成形、复合模和多工位级进模等。第7章和第8章介绍的是注塑模设计的内容。模具制造部分安排了模具制造工艺、电加工机床应用、模具加工质量模具装配技术等章节,对模具制造过程的工艺问题做了较为详细介绍。全书举例较多,目的是便于读者自学。因此,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院校模具设计和制造方面的专业基础教材,也可作为应用型大学相关专业知识拓展教科书,以及作为模具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参考材料。
目录
绪论\t(1)
第1章 冲裁\t(5)
1.1 冲裁变形过程\t(5)
1.2 冲裁件的工艺性\t(7)
1.2.1 冲裁件的结构与尺寸\t(7)
1.2.2 冲裁件的精度与断面粗糙度\t(8)
1.3 冲裁间隙\t(9)
1.3.1 冲裁间隙的选择依据\t(10)
1.3.2 实用间隙值的选择\t(11)
1.4 冲裁模刃口尺寸计算\t(12)
1.4.1 尺寸计算的原则\t(12)
1.4.2 凸模和凹模分别加工时的尺寸计算\t(13)
1.4.3 凸模和凹模配合加工时的尺寸计算\t(14)
1.5 冲裁力和压力中心\t(16)
1.5.1 冲裁力\t(16)
1.5.2 卸料力、推件力及顶件力的计算\t(17)
1.5.3 压力中心\t(18)
1.6 排样和搭边\t(20)
1.6.1 材料的合理利用\t(20)
1.6.2 排样方法\t(21)
1.6.3 搭边与条料宽度的确定\t(23)
1.7 主要零件设计\t(24)
1.7.1 凸模组件设计\t(24)
1.7.2 凹模设计\t(27)
1.7.3 定位零件\t(28)
1.7.4 卸料与推件零件\t(31)
1.8 典型结构\t(34)
1.8.1 落料模\t(34)
1.8.2 冲孔模\t(35)
1.9 设计实例\t(38)
本章小结\t(42)
习题1\t(42)
第2章 弯曲\t(43)
2.1 弯曲过程及弯曲件的工艺性\t(43)
2.1.1 弯曲过程及应力应变\t(43)
2.1.2 弯曲件的工艺性\t(45)
2.2 弯曲件的回弹及预防\t(49)
2.2.1 影响弯曲件回弹的因素\t(49)
2.2.2 回弹值的初步确定\t(50)
2.2.3 减少回弹的措施\t(51)
2.3 弯曲工序的有关计算\t(52)
2.3.1 弯曲力的计算\t(52)
2.3.2 弯曲件毛坯尺寸的计算\t(54)
2.4 弯曲工序与弯曲模\t(55)
2.4.1 弯曲件的工序安排\t(55)
2.4.2 弯曲模结构的合理性\t(57)
2.4.3 弯曲模\t(57)
2.5 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设计\t(62)
2.5.1 V形件校正弯曲模\t(62)
2.5.2 U形件校正弯曲模\t(63)
本章小结\t(66)
习题2\t(66)
第3章 引伸\t(68)
3.1 引伸过程及引伸件的结构工艺性\t(68)
3.1.1 引伸过程\t(68)
3.1.2 圆筒形件引伸变形过程中的毛坯应力、应变状态\t(69)
3.1.3 矩形盒状零件的引伸简介\t(70)
3.1.4 引伸体的结构工艺性\t(72)
3.2 引伸系数\t(73)
3.2.1 引伸系数的概念\t(73)
3.2.2 影响极限引伸系数的因素\t(74)
3.2.3 极限引伸系数的确定\t(75)
3.3 旋转体引伸件的毛坯计算\t(76)
3.3.1 修边余量\t(76)
3.3.2 等面积法\t(77)
3.4 圆筒形件的引伸次数及工序件尺寸的确定\t(79)
3.4.1 凸缘圆筒形件的引伸次数及工序件尺寸的确定\t(79)
3.4.2 有凸缘圆筒形件的引伸工序尺寸计算\t(82)
3.5 引伸模工作部分设计\t(86)
3.5.1 凸、凹模间隙\t(86)
3.5.2 凸、凹模圆角半径\t(87)
3.5.3 引伸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t(88)
3.6 引伸力计算、压边力计算及压力机选用\t(89)
3.6.1 引伸力计算\t(89)
3.6.2 压边力计算\t(91)
3.6.3 压力机选择\t(91)
3.7 引伸模具结构\t(92)
3.7.1 引伸模的分类\t(92)
3.7.2 引伸模的结构\t(92)
3.8 引伸件的润滑及工序间坯件的处理\t(95)
3.8.1 润滑\t(95)
3.8.2 工序间坯件的处理\t(95)
3.8.3 酸洗\t(96)
本章小结\t(96)
习题3\t(96)
第4章 成形\t(98)
4.1 翻边\t(98)
4.1.1 孔的翻边\t(98)
4.1.2 变薄翻边\t(101)
4.1.3 外缘翻边\t(102)
4.2 校形\t(104)
4.2.1 校平\t(104)
4.2.2 整形\t(105)
4.3 起伏成形\t(106)
4.3.1 极限变形程度\t(106)
4.3.2 起伏成形的冲压力计算\t(107)
4.4 设计实例\t(108)
本章小结\t(109)
习题4\t(109)
第5章 复合模\t(110)
5.1 复合模特点\t(110)
5.2 复合冲裁模\t(110)
5.2.1 凸凹模最小壁厚\t(110)
5.2.2 正装和倒装复合模\t(111)
5.3 复合模出料机构\t(112)
5.4 典型结构\t(114)
5.4.1 落料、冲孔、翻边模\t(114)
5.4.2 落料、冲孔、弯曲复合模\t(114)
5.5 设计实例\t(117)
5.5.1 冲压工件的工艺分析\t(117)
5.5.2 主要工艺参数计算\t(117)
5.5.3 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t(119)
5.5.4 模具的主要零件及结构\t(120)
本章小结\t(121)
习题5\t(121)
第6章 多工位级进模\t(122)
6.1 多工位级进模的特点和分类\t(122)
6.1.1 多工位级进模的特点\t(122)
6.1.2 多工位级进模的类型\t(122)
6.2 排样设计\t(123)
6.2.1 排样设计的原则及考虑的因素\t(124)
6.2.2 侧刃与导正销\t(125)
6.3 典型结构\t(126)
6.3.1 冲孔、落料连续模具\t(126)
6.3.2 侧刃定距连续冲裁模具\t(127)
6.3.3 连续弯曲模具\t(127)
6.3.4 带自动挡料销的冲孔落料连续模具\t(128)
6.4 设计实例\t(129)
本章小结\t(135)
习题6\t(135)
第7章 塑料模塑成形工艺及注射模模具零件设计\t(137)
7.1 塑料及分类\t(137)
7.2 塑料的主要模塑成形分类\t(143)
7.2.1 压塑成形\t(143)
7.2.2 挤塑成形\t(144)
7.2.3 注射成形\t(145)
7.3 塑件设计的工艺性\t(145)
7.3.1 塑料制品的收缩率\t(145)
7.3.2 脱模斜度\t(148)
7.3.3 制品壁厚\t(149)
7.3.4 加强筋\t(151)
7.3.5 支承面\t(151)
7.3.6 圆角\t(151)
7.3.7 孔\t(152)
7.3.8 螺纹\t(152)
7.3.9 嵌件\t(153)
7.3.10 凸台\t(154)
7.3.11 标记、符号及花纹\t(154)
7.4 塑料模的成形零件设计\t(155)
7.4.1 成形零件的结构设计\t(155)
7.4.2 成形零件的工作尺寸\t(157)
7.4.3 螺纹型芯及型环尺寸计算\t(159)
7.4.4 模具型腔侧壁和底板厚度计算\t(160)
7.5 塑料模结构零件\t(162)
7.5.1 导向部件\t(162)
7.5.2 支承零部件\t(164)
7.5.3 推出脱模机构\t(165)
7.6 塑料模具材料\t(165)
7.6.1 塑料模零件的失效形式\t(165)
7.6.2 塑料模具对模具材料的要求\t(165)
7.6.3 塑料模零件的常用材料及热处理\t(165)
本章小结\t(168)
习题7\t(168)
第8章 塑料注射模设计\t(169)
8.1 注射模概述\t(169)
8.1.1 注射模的特点\t(169)
8.1.2 注射模设计的基本原则\t(170)
8.2 注射模具与注射机的关系\t(170)
8.2.1 注射机的分类\t(170)
8.2.2 注射机组成\t(172)
8.2.3 注射机技术规范\t(172)
8.2.4 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t(174)
8.3 塑料注射模总体结构设计\t(177)
8.3.1 塑料注射模的分类\t(177)
8.3.2 塑料注射模的典型结构\t(180)
8.4 塑料注射模分型面的选择\t(182)
8.5 塑料注射模浇注系统的设计\t(186)
8.5.1 浇注系统的组成\t(186)
8.5.2 浇注系统设计的原则\t(187)
8.5.3 主流道设计\t(188)
8.5.4 分流道设计\t(189)
8.5.5 浇口设计\t(191)
8.5.6 冷料穴和拉料杆\t(197)
8.6 塑料注射模推出机构的设计\t(199)
8.6.1 推杆推出机构\t(200)
8.6.2 推管推出机构\t(202)
8.6.3 脱件板推出机构\t(204)
8.6.4 推块推出机构\t(205)
8.7 塑料注射模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简介\t(205)
8.7.1 斜导柱分型与抽芯机构\t(205)
8.7.2 斜滑块分型抽芯机构\t(207)
本章小结\t(209)
习题8\t(209)
第9章 模具制造工艺\t(210)
9.1 模具制造工艺路线\t(212)
9.1.1 模具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t(212)
9.1.2 模具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t(213)
9.1.3 模具制造工艺路线的编制\t(213)
9.2 冷冲压模制造工艺\t(215)
9.2.1 冲裁模制造的技术要求\t(215)
9.2.2 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t(216)
9.2.3 冷冲模的装配和调整\t(219)
9.2.4 高速连续级进模\t(223)
9.3 注塑模制造工艺\t(233)
9.3.1 注塑模制造的技术要求\t(233)
9.3.2 塑料模型腔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t(235)
9.3.3 型腔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t(237)
9.3.4 塑料模的装配与调试\t(239)
本章小结\t(248)
习题9\t(248)
第10章 电加工机床应用\t(249)
10.1 慢走丝线切割机床\t(249)
10.1.1 线切割原理\t(249)
10.1.2 慢走丝线切割机床组成\t(251)
10.1.3 线切割编程\t(254)
10.1.4 切割前准备\t(256)
10.1.5 凹模多次切割工艺\t(262)
10.1.6 凸模多次切割工艺\t(265)
10.1.7 参数设置及其他功能\t(270)
10.1.8 提高切割速度的方法\t(272)
10.2 电火花加工技术\t(273)
10.2.1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t(273)
10.2.2 极性效应\t(275)
10.2.3 电火花加工特点\t(275)
10.2.4 Form 20电火花机床\t(275)
10.2.5 Form 20电火花机床操作过程\t(280)
10.2.6 Form 20电火花机床选择加工规准\t(281)
本章小结\t(286)
习题10\t(286)
第11章 模具加工质量\t(288)
11.1 模具的加工精度\t(288)
11.1.1 影响模具零件制造精度的因素\t(288)
11.1.2 提高模具加工精度的途径\t(296)
11.2 模具加工的表面质量\t(297)
11.2.1 表面质量\t(297)
11.2.2 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及提高表面质量的途径\t(299)
本章小结\t(303)
习题11\t(303)
第12章 模具装配技术\t(304)
12.1 装配及装配精度\t(304)
12.1.1 互换法\t(304)
12.1.2 分组选配法\t(305)
12.1.3 修配法\t(306)
12.1.4 调整法\t(308)
12.2 模具装配\t(309)
12.2.1 钳工配作孔加工\t(309)
12.2.2 模具装配中零件的几种固定方法\t(310)
12.2.3 凸、凹间隙控制法\t(314)
12.2.4 冷冲模装配\t(314)
12.2.5 塑料模装配\t(316)
本章小结\t(321)
习题12\t(321)
参考文献\t(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