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机器人征税 如何使数字经济适应AI
作者:(瑞士)泽维尔·奥伯森著 王桦宇,孙伯龙译
出版时间: 2022年版
内容简介
AI的发展及其在机器人中的应用,让机器人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工业经济和高端服务领域。乐观主义者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会摧毁许多工作岗位,但同时也会创造新的工作机会;悲观主义者认为智能化机器人最终会影响整个人类命运。无论如何,机器人取代人类劳动势必会减少税基,给每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机器人征税则提供一个解决方案。本书作者试图为AI和机器人提供一个切合实际的税法上的定义,并考虑赋予机器人法律人格。本书详细探讨了未来机器人税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侧重于机器人的使用征税,第二阶段则将机器人视为独立纳税人进行征税。
目录
对机器人征税 1
——帮助经济适应AI的使用 1
目 录 2
作者序言 1
第一章 绪论 3
第二章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 6
一、历史发展 6
二、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各种用途 7
三、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对经济的影响 8
第三章 定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12
一、概述 12
二、机器人的定义——以税收目的为视角 13
第四章 作为新主体的机器人 15
一、法律人格的条件 15
二、向机器人征税的资格条件 18
(一)为税收目的对机器人的各种定义 18
(二)机器人作为一个应税实体 19
(三)对机器人征税的公平和公正原则 20
第五章 开征机器人税的理由 21
一、概述 21
二、反对机器人税的论点 21
(一)概述 21
(二)定义机器人的困难 21
(三)扭曲或双重征税风险 22
(四)对创新和投资的不利影响 24
(五)实践和执行问题 24
(六)竞争和避税问题 25
三、机器人税的正当性分析 26
(一)概述 26
(二)经济上的正当性 26
(二)法律上的正当性 28
第六章 当前机器人的所得(利润)税 36
一、概述 36
二、国内规则 36
(一)概述 36
(二)公司使用的机器人 37
(三)企业(包括个体经营)使用的机器人 38
(四)私人使用的机器人 39
三、国际方面 39
(一)概述 39
(二)传统定义下的常设机构 39
(三)继OECD/G20的BEPS倡议之后常设机构概念的演变 43
第七章 数字经济税的发展及其对机器人税的影响 49
一、概述 49
二、目前经合组织和联合国开展的工作 49
三、欧盟的提议 51
(一)概述 51
(二)对重要数字存在征收公司税 52
(三)数字服务税(DST) 54
四、单边措施 56
(一)常设机构门槛的替代性应用 56
(二)使用预扣税 57
(三)使用流转税(均衡税) 57
(四)针对大型跨国企业的特定机制 58
(五)附记:美国州际电子商务征税的变化 59
五、从政策的角度分析 59
(一)概述 59
(二)数字化常设机构 60
(三)预扣税 62
(四)对数字交易征收特定税种 63
六、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征税的影响 63
(一)一般影响 63
(二)将数字经济征税作为对AI和机器人技术的替代性税收? 66
第八章 机器人活动的增值税 69
一、机器人交易需缴纳增值税 69
二、对电商交易征税的原则 70
三、欧盟增值税规则的应用 70
(一)概述 70
(二)纳税人 71
(三)应税交易:商品和/或服务的供应 72
(四)供应地 74
(五)免税 83
(五)抵扣进项增值税的权利 84
四、瑞士的增值税 84
(一)一般情况 84
(二)应用于机器人 86
五、结论 87
第九章 机器人税的税制设计 88
一、概述 88
二、对机器人的使用进行征税 89
(一)机器人使用税 89
(二)自动化税收 94
(三)限制抵扣的间接机器人税 98
(四)庇古税 99
(五)调整社会保险税 100
(六)调整增值税 101
(七)对机器人征收实物税 102
(八)使用机器人的收费 103
三、对作为纳税人的机器人征税 103
(一)一般原理 103
(二)机器人所得税 105
(三)机器人的所有人:机器人资本税 106
(四)需缴纳增值税的机器人 106
(五)作为消费者的机器人 108
(六)受社会保障制度约束的机器人 108
(五)小结 108
四、其他策略:改变税收制度 109
(一)提高公司税率 109
(二)增加对资本收入的征税 110
(三)对数字经济征税 111
第十章 国际视角下的机器人税 113
一、当前趋势 113
二、国际条约视角下的分析 113
(一)概述 113
(二)机器人用户的税收 114
(三)对机器人征税 118
三、对税收国际规则的协调 123
(一)概述 123
(二)国内层面的协调 124
(三)国际层面的协调 125
第十一章 机器人税收收入的使用:以保障全民基本收入为视角 127
一、概述 127
二、资助教育、培训和再转换 127
三、全民基本收入制度(UBI) 128
(一)概念 128
(二)历史发展 129
(三)具体实践 129
(四)利弊讨论 130
(五)制度变体 132
第十二章 本书的结论 133
参考文献 141